老师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瓶内放了少量的水.亮亮同学通过查资料了解到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他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的无色液体是否具

老师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瓶内放了少量的水.亮亮同学通过查资料了解到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他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的无色液体是否具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老师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瓶内放了少量的水.亮亮同学通过查资料了解到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他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的无色液体是否具有酸性.请你与他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集气瓶底部的液体具有酸的某种性质;
[猜    想]:______;
[实验仪器]:试管,______;
[实验药品]:集气瓶底部的“水”,______;
[实验方案]:
答案
实验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
[猜想]根据酸的性质可以判断,集气瓶底部的水可能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仪器]在实验时取紫色石蕊试液时通常用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验证集气瓶底部的“水”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自然需要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方案]要验证该“水”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可以将紫色石蕊试液和“水”混合观察现象即可;
[实验反思]二氧化硫溶于水后生成了酸,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猜想]集气瓶底部的液体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仪器]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方案]
举一反三
实验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
取适量的集气瓶中的“水”,然后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集气瓶中的“水”具有酸的性质,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说法,“肥皂水是碱性的,洗衣粉溶液是酸性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肥皂和洗衣粉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吗?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三个塑料杯,分别编为甲、乙、丙,在甲杯中加入5克洗衣粉、乙杯中加入5克肥皂、丙杯中加入2.5克洗衣粉和2.5克肥皂.
②在三个塑料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水,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并测出溶液pH.
③在相同温度下,将三块大小、油污程度均相同的白棉布分别放入三杯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题型:温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石景山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洗涤前洗涤剂溶液pH1089
去污效果基本去除油污基本去除油污基本去除油污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对一种“铜锌合金”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1)该合金结构紧密,所含的锌只有部分与盐酸反应;
(2)该合金能全部溶于稀硝酸,生成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
【设计并实验】
甲组:称取7.4g合金,放入足量的盐酸中直到反应停止,收集到0.02g氢气.
乙组:称取7.4g合金,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全部溶解后加入足量的铁,完全反应,得到6.66g铜.
【数据处理】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你帮助他们分别计算出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甲组:______
乙组:______
【反思与评价】实验不合理的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03),盐酸中主要含有H20分子、H+、c1-.某探究小组为探究稀盐酸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
(1)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题型:宜宾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东城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盛有少量Fe2O3的试管中加入NaCl溶液振荡固体不溶解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酚酞显红色.氢氧化钠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粒子是H2O、Na+和OH-,哪一种粒子能使指示剂变色呢?
(1)提出假设:______.
(2)实验探究: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
(3)结论:原假设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4)拓展实验:
①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钡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不变色.
②在第四支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钡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______.
明矾(化学式为KA1(SO42•12H2O)是农村常用的静水剂,它在水中离解出K+、Al3+和SO42-.甲同学为了探究明矾中每种粒子是否有净水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   论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KCl,静置烧杯中的水仍然浑浊______
在一杯浑浊的水中加入少量A12(SO43,静置烧杯中的水变澄清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