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探究:(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______(填选项编号)方法立即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探究:(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______(填选项编号)方法立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请你来探究:
(1)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浓盐酸?有人猜测是,有人记得好像不是.你认为应该用下述中的______(填选项编号)方法立即确认.
A.讨论B.调查 C.实验 D.上网
具体的做法是______.
(2)粗略测定每毫升该盐酸中所含溶质HCl的质量.同学们依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其操作步骤如下:
(1)在小烧杯中加入10g5%的NaOH溶液;
(2)向上述烧杯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3)向10mL的量筒里注入该盐酸至一定刻度;
(4)用胶头滴管吸取量筒内的盐酸,逐滴滴入上述烧杯中,直到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为止;
(5)记录实验数据;
(6)计算,确定每毫升盐酸中含溶质HCl的质量.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3步向量筒中注入盐酸,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a与b、b与c的刻度均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7,量筒中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
②第4步要用到玻璃棒,它是起______作用,目的是______;停止滴入盐酸后,胶头滴管中残留的盐酸应______.
③第4步操作中指示剂(酚酞试液)颜色突变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④第5步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魔方格
答案
(1)根据题给的四个选项可以知道,用实验的方法可以判断是否为浓盐酸,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可以打开瓶塞观察是否产生了白雾即可;
(2))①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②根据反应物质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完全来解答,其中为了测量盐酸的质量分数,必须知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掉盐酸的体积,所以剩余的盐酸应该放回量筒;
③酚酞遇碱变红,但是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所以颜色突变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了.
④为了测量盐酸的质量分数,必须知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掉盐酸的体积,所以应该记录量筒中剩余的盐酸的体积,或是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所消耗的盐酸的体积.
故答案为:(1)C;打开瓶塞,若瓶口有白雾冒出的是浓盐酸,否则不是浓盐酸.
(2)①6.2;
②搅拌;使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反应;全部滴入量筒中;
③指示NaOH与HCl此时恰好反应(中和);
④量筒中剩余盐酸的体积(或中和NaOH用去的盐酸体积).
举一反三
(1)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在擦眼镜时,发现自己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一些绿色物质,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呢?
【猜想与假设】: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水、______和______三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探究】: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魔方格

①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填字母编号)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
②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_____.
③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______;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______
【应用与拓展】
①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
②小明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明的分析是否全面?请你说明理由.______.
(2)已知铜绿[Cu2(OH)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

魔方格

I.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
D的化学式为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
II.写出反应①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①______,基本类型为______;
③______,基本类型为______.
III.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请举出该反应的一种用途: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整理实验时,小殷同学发现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钙.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完成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的猜想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夜,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 溶夜混合前后的pH(20℃).测定某NaOH 溶夜的pH,pH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一定量的稀H2SO4 加入该NaOH 溶夜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H2SO4 与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过量.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 与NaOH 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2SO4 与NaOH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稀H2SO4 与NaOH 溶液进行实验验证,具体操作是______.
(3)方案二:利用酸碱指示剂.回忆课堂上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依照下列要求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①请你依据如图所示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魔方格

表1 探究实验
题型:右江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a.向烧杯中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b.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
a.溶液颜色______;
b.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
颜色恰好变成______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该反应属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完烧碱和纯碱的性质后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台上放置一个盛放烧碱的试剂瓶.(如图)
(1)你认为这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其后果是(用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
(2)围绕这瓶NaOH是否变质,小明和同伴在实验室展开了探究活动.小明取了少量药品于试管中,加水使其溶解,然后向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已经变质.小明所加的试剂是______;你认为,要证明NaOH已经变质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欲通过实验证明变质的药品中是否还有NaOH存在,该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之后,再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NaOH.
(4)通过上述探究,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保存.魔方格
有一均匀的粒状的镁、铝合金,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测定合金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及反应前后合金质量的变化,来测定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在烧杯中加入______,在球形管中加入______,在广口瓶中加入______.提供试剂:
A、蒸馏水   B、稀硝酸   C、稀硫酸   D、镁、铝合金
(2)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如下:
a、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b、向烧杯和广口瓶中加试剂   c、取出球形管   d、向球形管中加入试剂,置于烧杯中.
请将实验过程的先后顺序将它们排列:______.
(3)若合金的质量实验前为m1g,反应后的质量为m2g,量筒中接受的液体的体积为VL,为求出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__
A、反应前烧杯的试剂的体积         B、反应前烧杯中试剂的浓度
C、实验前广口中试剂瓶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