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分析】氢氧化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分析】氢氧化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①已知反应:Na2SO4+BaCl2==BaSO4↓+2NaCl(白色)
②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相应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变质(填“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实验】该小组同学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上述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
(2)借助于____________可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
【分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设计】(1)Na2CO3
(2)NaOH
【实验结论】部分
【进一步实验】(1)Ca(OH)2
(2)指示剂或pH计或酚酞试液(只答出一种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举一反三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CuCl2、CaCO3、NH4Cl、Cu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一下空白: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在混合物A中,共有________种物质。
(3)固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溶液G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5)写出实验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______。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____,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
【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1)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_____,所以要控制使用。
(2)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山把一个标有“生石灰 干燥剂”的小纸袋带到学校进行实验。干燥剂是否变质?小山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
(1)
(2)既然干燥剂中已有Ca(OH)2,小山又猜想还可能有另一种物质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小山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
(3)小西认为步骤②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愉快的小组活动结束了,除以上猜想及实验,你还想对该干燥剂的成分进行哪方面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题型:山西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

[     ]

A.用过滤的方法软化硬水
B.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仪器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 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_______________。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
C.向仪器②中加入二氧化锰
D.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插入AgNO3溶液中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