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温馨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

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温馨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温馨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定的结果会_______(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
(5)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样品质量不足
(2)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4)偏高
(5)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尽可能被U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6)
举一反三
现有下列试剂: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铝片、铜片。某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银、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下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
(5) 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该气体_______,观察现象。
题型: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A中的试管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水加入浓硫酸中。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把A中试管内试剂改为Mg和稀盐酸,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与上图相同的现象。
(4)在A、B、C中Ca(OH)2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A、B、C和 “>”、“<”、“=”表示)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冬冬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型管内均为品红溶液。
(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A中滴入适量烧碱,则U型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b端液面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盐酸,向B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型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1)相同,则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