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
举一反三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C纯水和矿泉水观察是否澄清
D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加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空气使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故A正确;
B、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氧气,而水不反应,所以可用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故B正确;
C、纯水和矿泉水都是澄清的,所以不能用观察是否澄清鉴别纯水和矿泉水,故C错误;
D、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较多,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用加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来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故D正确.
故选: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点空气总体积的0.03%,但我们周围可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苏州市某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氨水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使试剂变色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学校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过程.
(1)将2滴浓氨水滴入500ml蒸馏水中制成稀氨水(呈弱碱性),滴入几滴______指示剂,溶液呈浅红色.将得到的溶液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里.
(2)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用50ml注射器吸取上述稀氨水10ml并密封,然后分别到操场、教室和宿舍三个地点抽气到50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入口,充分振荡;再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内的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说明______.
(3)完成实验数据处理,并得出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取样地点取样时间抽气次数(n)空气中的CO2的体积分数结论
操场2006.3.2/17:00540.030%
教室2006.3.2/17:00360.045%
宿舍2006.3.2/17:0045
“西气东输”是一项深入民心的工程.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已知甲烷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你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甲烷燃烧后的产物.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教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假设2:______;假设3: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溶液呈蓝色,与炭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
(1)____________
(2)滤纸上无黑色粉末,滤液为蓝色假设2成立
(3)______假设3成立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食盐水、蔗糖水、自来水、井水(硬水),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______现象:______结论:______.
有两瓶忘记贴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要正确地贴上标签,可用多种方法来鉴别,方法如下:
(1)分别滴入酚酞试液后,能使酚酞变红的是______;
(2)如果用一种金属鉴别这两种溶液,可以选用Cu和Fe中的______;
(3)如果用一种氧化物来鉴别,你选择______;
(4)如果分别加入某种盐溶液后,在稀盐酸中产生气泡,在石灰水中产生沉淀,这种盐可以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进行以上鉴别操作时,都不应该将选用的鉴别试剂直接加入(或通入) 装有石灰水和稀盐酸的试剂瓶内,应该取______(填“大量”或“少量”或“任意量”)来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