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燃烧的有关条件,小红设计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在装置A中通入氧气,观察到白磷______.把A装置放入B的热水中,先不通入氧气,观察到白磷______;再通入

为探究燃烧的有关条件,小红设计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在装置A中通入氧气,观察到白磷______.把A装置放入B的热水中,先不通入氧气,观察到白磷______;再通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探究燃烧的有关条件,小红设计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在装置A中通入氧气,观察到白磷______.
把A装置放入B的热水中,先不通入氧气,观察到白磷______;再通入氧气,片刻后观察到白磷______.由此小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有:(1)______,(2)______.反之,灭火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魔方格
答案
装置A未放入B装置的热水中时,白磷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此情况下即使有充足的氧气也无法发生燃烧,此时装置A中的白磷无任何变化;故答:无变化;
“把A装置放入B的热水中,先不通入氧气”,此时因没有燃烧所必须的氧气,白磷的温度虽然超过其着火点,燃烧仍然不能发生;故答:不燃烧;
其他不变,通入氧气,此时装置A中的白磷在温度已达着火点时与氧气接触,白磷会燃烧起来;故答:燃烧;
根据以上白磷先因温度未达着火点不能燃烧,后又因未与氧气接触而不能燃烧可推断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白磷不能燃烧的状况也就是灭火所要达到的状况,温度未达着火点白磷不能燃烧,因此灭火时设计把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即可达灭火的目的,同样,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灭火时隔绝与氧气接触即可灭火.故答:隔绝空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块干燥的红磷(着火点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1)请你预测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
(3)若铜片上的白磷较多或红磷与白磷相隔距离小,燃烧一段时间后,红磷也会燃烧起来,为什么?
(4)用一根长玻管对着水中的白磷吹入氧气,你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实验一:
魔方格
实验二:
魔方格
实验三:
魔方格

(1)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
实验一:______;
实验二:______;
实验三:______.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如图1装置可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图2是某小组的改进装置,这样改进的优点是______;改进试验中试管中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魔方格

(2)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图3)灭火时,手一定要握在钢瓶的木柄上,以免冻伤.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根据各个实验分析:

魔方格

(1)A与C比较,设计较严密的是______,因为______
(2)B与C比较,B实验设计的改进之处是______,这样改进的构想是为了说明______.
(3)D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这说明______;当森林或草原发生火灾时,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阻止火在火势发展前砍掉树木杂草开出防火道势蔓延,就是采取______的原理.
(4)“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该实验明显与要求不符,所以将实验进行改进.请你思考同学改进实验的原因:(出现与“实验绿色”化不相符的现象)______;你有何建议:用大烧杯把整个实验仪器罩住.(写出需要添加的实验仪器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魔方格
题型:日照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