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的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寻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必

20世纪初期的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寻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必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初期的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寻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必将同下列哪国产生最为主要的矛盾冲突
A.法国B.俄国
C.英国D.美国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确认识,“20世纪初期”是解题的关键,由此可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材料中“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殖民地,二当时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国,据此分析可知在争夺殖民地上英国与德国的矛盾最为激励,故选C。
举一反三
下列改革没有引起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1861年俄国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纵观世界风云】(5分)
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材料二:1947年,美国总统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同时大肆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材料三:定居北京的加拿大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个中加合资的企业上班。
(1)由材料一可以看出一战具有什么性质?当时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地点指哪里?(2分)
(2)一战后世界的格局形成了一大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什么?(1分)
(3)材料二是美国在二战后对社会主义推行的一种什么政策?(1分)
(4)材料三中琳达的生活与工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上述材料表达的信息不包括
A.改革的目的B.沙皇的矛盾心理
C.改革可能会不彻底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道路
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模式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焕发了生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文明开化”一词为某国人津津乐道。下列与此对应的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B.美国内战
C.明治维新D.法国大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