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 | 实验材料 | 处理方法 | 检验 | 现象 |
A | 馒头碎屑+唾液 |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 | 10分钟后,各滴加2滴碘液 | 不变蓝 |
B | 馒头碎屑+清水 |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 | ? | |
C | 馒头碎屑+唾液 | 充分搅拌后,放在100℃的沸水中 | 变蓝 | |
D | 馒头块+唾液 | 不搅拌,放在37℃的温水中 | 部分变蓝 | |
(1)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A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2)B号试管中加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3)A与C是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要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影响么? (4)A和D号试管是以馒头的处理方式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A号试管将馒头切成了碎屑,模拟了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这样淀粉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大,淀粉被彻底分解为麦芽糖;D号试管中的馒头没作处理,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充分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部分变蓝色;对比两者的实验结果可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B与C号试管中有两个变量:唾液和馒头的处理方式,因此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唾液淀粉酶 (2)变蓝色 (3)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影响么 (4)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5)不能;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 | ||||
能被口腔中唾液淀粉酶消化的物质是( )
| ||||
下表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