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淀粉存在时,常用碘液,这是为什么?(   )A.有机物遇到碘变成蓝色B.碘遇到有机物变成蓝色C.淀粉遇到碘变成蓝色D.碘遇到淀粉变成蓝色

鉴定淀粉存在时,常用碘液,这是为什么?(   )A.有机物遇到碘变成蓝色B.碘遇到有机物变成蓝色C.淀粉遇到碘变成蓝色D.碘遇到淀粉变成蓝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鉴定淀粉存在时,常用碘液,这是为什么?(   )
A.有机物遇到碘变成蓝色B.碘遇到有机物变成蓝色
C.淀粉遇到碘变成蓝色D.碘遇到淀粉变成蓝色

答案
C
解析
解:常说的碘遇淀粉变蓝,是说的直链淀粉溶液遇碘溶液变蓝.碘溶液中,常用碘化钾溶液中加碘单质,有如下反应:I2+KI═KI3.从而使淀粉遇碘变成蓝色即淀粉变成蓝色,不是碘遇淀粉变成蓝色.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的原因.
举一反三
(5分)右图显示的装置用作比较一带叶枝条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失水速率。在每一光强度下,气泡最初及最终的位置记录如下表。   

(1)实验进行时,枝条                    使气泡移动。
(2)计算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失水速率(答案以气泡每分钟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并用表格列出所得结果)。
光强度
10
20
30
40
气泡的最初位置(mm)
0
2
l
3
十分钟后气泡的位置(mm)
15
22
26
35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光强度对失水速度有何影响?
(4)在每一组实验开始时,应如何操作才能使气泡回到0刻度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温室中蔬菜的产量,温室中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应如何控制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料,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还提高了温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一个番茄果实中有多粒种子,这是因为番茄花的每个子房里有           
(4)番茄幼苗移栽时,需要带土坨,这样做的目的是                       
(5)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              
(6)被誉为“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培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系列获得了高产。这种合理密植的种植方法保证了玉米的叶片             ,从而提高了玉米产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取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叶片内的                         
(2)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发现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形象的原因是            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酒精变绿,说明酒精溶解              
(3)实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 )
A.Ⅰ叶覆盖铝箔部分B.Ⅱ叶绿色部分
C.Ⅲ叶D.Ⅰ叶未覆盖铝箔部分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Ⅱ加碘液后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银心”黄杨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⑴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氢氧化钠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⑵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_________ 。
⑶将实验装置处理好之后,放到阳光下4小时,同时摘下叶片A、B,标记、脱色、清洗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叶片A绿色部分和白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 _______________;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_______________ ;由此我们可以指导菜农在大棚内适当增加_______________ 含量以提高蔬菜产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一个验证“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实验装置。先将这个装置放在暗室中24小时,然后移到阳光下。瓶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瓶口封闭。据图回答:

(1)摘下瓶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而叶片颜色无变化,证明叶片没有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摘下瓶外的叶子一片,经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颜色____________,说明此处叶进行了________作用。
(3)通过瓶内叶和瓶外叶的对照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