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题(2分×5=10分)①视而不见     A 警戒色————举例:         ②望而生畏     B 拟态————举例:         ③以假乱真 

连线题(2分×5=10分)①视而不见     A 警戒色————举例:         ②望而生畏     B 拟态————举例:         ③以假乱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连线题(2分×5=10分)
①视而不见     A 警戒色————举例:         
②望而生畏     B 拟态————举例:         
③以假乱真     C 保护色————举例:         
④你争我斗     D 斗争————举例:         
⑤损人利己     E 寄生————举例:         
答案
①-C     ②- A     ③- B     ④-D    ⑤-E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视而不见”身体颜色和周围环境一样,使其他动物不容易发现,是保护色的作用,警戒色颜色一般比较鲜艳,使其他动物不敢靠近,拟态可以和周围环境的形态差不多,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斗争是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争斗,寄生指的是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表或体内吸收营养物质,损人利己。
举一反三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及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进行的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的问题:         
(2)做出的假设:         
(3)实验制定并实施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的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将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
1
2
0
2
阴暗
10
9
8
10
8
①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对上述数据应做的处理是         
②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同学为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黄栌叶色而进行的实验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甲组用弱光照射,乙组用强光照射
B.甲组光照时间长,乙组光照时间短
C.甲组置于低温环境中,乙组置于高温环境中
D.甲组土壤保持湿润,乙组土壤保持干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联系不大的是  (  )
A.体形流线型B.体温恒定
C.有宽大的翼D.骨骼轻而坚固,骨腔内充满了空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昆虫的飞行器官一般应为 (   )
A.后翅B.三对足C.六足和四翅D.前翅和三对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