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2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声速v=340m/s)

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2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声速v=340m/s)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2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声速v=340m/s)
答案
340m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回声测距离中声音传播的距离是人与山谷间距离的两倍。
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vt=340m/s×2s=680m
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为:
举一反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诗中的蝉鸣声和鸟鸣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_______不同;“钟不敲不鸣”则说明物体只有          才能发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不能); 理由: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     ;判断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B.道路两旁种植的行道树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由于_____ __发出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所听到的声音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发生了变化,此实验是探究声音_______(填“高低”或“强弱”)的影响因素.图乙是老师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实验表明声音   (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