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实验中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实验过程中,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可能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______10cm所致,应将蜡烛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移动适当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4)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1)光屏上最小、最亮的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由图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所以焦距为10.0cm;
(2)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3)在光屏上找不到像,可能是因为成虚像或不能成像,则物距可能小于焦距或等于焦距;要成实像要增大物距,蜡烛原理凸透镜;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由于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像远离凸透镜,所以应该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
故答案为(1)10;(2)同一高度;(3)小于、远离;(4)远离.
举一反三
把用相同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的正方体a和半径亦为d的半球体b,分别放在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从正上方分别观察a、b中心处报纸上的字,下面的观察记录中正确的是(  )
A.a中的字比b中的字高
B.b中的字比a中的字高
C.一样高
D.a、b中的字较没有玻璃时都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
(2)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太空授课.如图是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授课时做的水球透镜实验,通过水球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像.以下哪个器材工作时的成像与此实验相同(  )
A.平面镜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创建交通模范城市的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为市民在交通上提供优质服务.
(1)市公汽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从公汽后门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______像(填“实”或“虚”),这个像和被成像的人相比是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
(2)市出租公司为了调度及时,在出租车上装上了“车载无线电话”,它是通过______来传递信息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