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华通过实验得到一些规律,现请你帮她填写完整:(1)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大的像,物体应该放在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华通过实验得到一些规律,现请你帮她填写完整:(1)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大的像,物体应该放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魔方格

小华通过实验得到一些规律,现请你帮她填写完整:
(1)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大的像,物体应该放在图中的______点;
(2)当像和物体在同一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______点;
(3)物体从b点沿主轴移到d点,物体的像将变______(大/小);
(4)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______;
(5)某同学发现:桌面上画一条直线最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序号直径焦距
5cm30cm
4cm10cm
(1)成最大的实像,必须物距最小且物距大于焦距.所以要在d点.
(2)当像和物在同侧时,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需小于焦距.所以应在e点
(3)从b点到d点,物距变小,但始终大于焦距,所以成的像变大.
(4)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比原来变暗,像的大小不变.
(5)如果选择甲透镜,当“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u>2f时,即物距大于60cm,此时f<v<2f,即像距大于30cm小于60cm,而实验所用的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所成的像位置会超出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所以不能选甲透镜,只能选择乙透镜.
故答案为:(1)d;(2)e;(3)大;(4)不变;(5)乙;所成的像位置会超出光具座的范围,在光屏上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晴朗得夏日中午,往树或花得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烫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站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下面是小东和小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1)在探究前,小东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他们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 ______cm.
(2)实验时,他们先将蜡烛、______和 ______依次放置,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蜡烛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______.
(3)当蜡烛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4)当蜡烛离凸透镜15cm时,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在某一位置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5)当蜡烛离凸透镜5cm时,光屏上看不到像,但透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______的虚像,______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小明在探究物距一定时,凸透镜成像的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用的发光体是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的“F”,而不是蜡烛.你认为用发光二极管做实验比用蜡烛做实验的好处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实验时,要调节发光体“F”、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
11557.5
2817.5
31029.5
如图所示,将灯泡放在凸透镜前,墙上出现灯丝清晰的像,此像是(  )
A.正立的像B.虚像C.视觉幻影D.放大的像
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