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填空(9分)小题1:《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           ,湖南凤凰人,           家和           家。小题2:《吆喝》一文选

文学常识填空(9分)小题1:《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           ,湖南凤凰人,           家和           家。小题2:《吆喝》一文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学常识填空(9分)
小题1:《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           ,湖南凤凰人,           家和           家。
小题2:《吆喝》一文选自           ,作者是        ,著名                     家。
小题3:《俗世奇人》一文的作者是          
答案

小题1:沈从文 现代作 历史文物研究
小题1:《北京城杂忆》萧乾 作家 记者 翻译 
小题1:冯骥才
解析

举一反三
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牛汉在《我的母亲》中,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B.茨威格着力描写了藤野先生那一双犀利的目光,他说:这对宝珠有魔力,有磁性……
C.列夫·托尔斯泰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他有独特的外貌特征,更有深邃的精神世界。
D.海伦·凯勒是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藤野先生》选段(12分)
(甲)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②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③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④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⑤“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⑦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⑧­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自序》
小题1:(甲)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2分)
小题2:(甲)段中的第⑧句“那时那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3:“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                                (2分)
小题4:(乙)段中“那一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小题5:从(乙)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6:从表达方式看(甲)段以_________为主,(乙)段以________为主(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          )
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B.《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俄罗斯
C.《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D.《与朱元思书》—吴均—唐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所作的。
B.《我的母亲》一文的作者是牛汉,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C.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著有《复活》等名著。
D.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可最终却成为一位著名的英国女作家,令人敬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敬畏自然》——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
B.《旅鼠之谜》——位梦华——《善待家园》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D.《喂——出来》——星新一——《不速之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