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小题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小题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题1: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2分)
小题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3分)
答案

小题1:描绘了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的萧瑟凄寒画面。(描写内容1分,归纳意境1分)(共2分)
小题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表现了儿童欢快的情趣(1分),这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比(1分),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凄苦心情(1分)。(共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诗句内容浅显易懂,根据诗句中所写景物,抓住关键字词,用短语概括景色特点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要理解古诗中常用的方法“乐景写哀情”,了解一二句与三四句内容的不同,点明三四句所表现的内容,再根据一二句所写景物的特点,说明表达作者思乡情感。
举一反三
默写(7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填空。(每空1分,共8分)
7.                     ,关山度若飞。
8. 《口技》中描写火场失火、救火时宾客信以为真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地不满东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3)          ,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4)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5)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6)轻轻的我走了,            ;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的《沁园春 雪》。(8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1:发挥想像,描绘上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展现的画面。(3分)
小题2:下阕“秦皇汉武”指             ,“唐宗宋祖”指              (2分)
小题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中,“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这一句表明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夜雪》。(6分)
夜雪
白居易
巴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贬任江州司马。
小题1: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写如何下雪。说说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3分)
小题2:“时闻折竹声”,看似平常语,实则意蕴无穷。请赏析一下它的妙处。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