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安石的《郊行》,完成题(4分)郊 行王安石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王安石的《郊行》,完成题(4分) 郊 行 王安石 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注]蚕成密茧肥。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 [注]芦箔:养蚕器具,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蚕可在上面吐丝织茧。 小题1:请对“柔桑采尽绿阴稀”中的“稀”字作赏析。(2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答案
小题1:"稀"字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它与"尽"、"密"、"肥"扣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 小题2:运用对比手法。农民大获丰收,却仍然饥荒,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愤慨。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结合“柔桑采尽绿阴稀”可知,“稀”是“柔桑采尽”的结果,结合整首诗尤其是“芦箔蚕成密茧肥”可知,"稀"字暗示了蚕农的丰收。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等。以上角度不明显的,则可结合诗句大意,从内容、情感等角度赏析。 小题2:试题分析:诗的前两句“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暗示丰收在即,“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饥”却写出了在丰收年景之下的“凶饥”,由此可知,诗歌运用对比,表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剥削者的不满。 点评:我们要知道写作手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征,如想象,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比喻、借古讽今、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实写虚写、借景抒情等。 |
举一反三
古诗赏析(8分) 【甲】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B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乙】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②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簟(diàn):竹席。②觉(jiào) :睡醒。 小题1:两首诗中都有一个“深”字,请分别说说这两个“深”字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 小题2:画线句子A和B在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对下面这首诗解说或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一个“一何”突出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歌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谷中风”的迅疾。 |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到,历经严寒而不凋的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
|
丰乐亭游春(其一)欧阳修(5分)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小题1:诗歌前两句通过绿树、 、 、 来体现丰乐亭景色明媚、生机勃勃的特点。(3分) 小题2:“鸟歌花舞太守醉”中的“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划线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小题1:“一树高花明远村”中的“明”用得很传神,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 小题2:诗歌后两句写得很有情趣,请你写出赏析感受。(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