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题目。(5分)定林①  宋 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题目。(5分)定林①  宋 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题目。(5分)
定林①  宋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小题1:诗人见景生感,绘景寄慨,第三联颇有韵味,请简析。(3分)
小题2:为什么诗人会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小题1: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得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根据市局中“留、宿、寻”等词语分析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据拟人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根据“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来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结合作者的经历以及作者罢官之后的心情来理解“悲虫”也会有“好音”的原因。
举一反三
(4分)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小题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分)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江上(宋·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
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小题1:第一、二句通过春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2分)
小题2:诗中“扑”和“护”用得很有情致,请任选其中一个字,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诗歌欣赏:(4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欣赏(4分)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小题1:感受诗歌情韵,用自己的话对一二句进行描绘。(2分)
小题2:滁州,有着诗人别样的情怀,联系学过的课文说说诗人复杂的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7分)
小题1:阅读诗歌就是感悟诗人的私人情感。秋日里,王绩在“树树皆秋色, ① ”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绪;孟浩然在“ ② ,北风江上寒”中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梅尧臣在“霜落熊升树,  ③ ”抒写山行的勃勃兴致;刘禹锡在“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中表达豪迈乐观的情怀……
小题2:思乡是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中有“乡泪客中尽, ⑤ 。”直接表达思归不得的伤感;崔颢的《黄鹤楼》中有“晴川历历汉阳树, ⑥ ”。以苍茫之景烘托思乡之情;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写得更是新鲜,“ ⑦ ,万里送行舟。”以故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来凸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令人不禁叫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