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18分)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小题2:             ,但余钟磬音。        

默写(18分)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小题2:             ,但余钟磬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默写(18分)
小题1: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小题2:             ,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小题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小题4:             ,却疑春色在邻家。     (《雨晴》)
小题5: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
小题6:呼嘘毒疠,                    。     (《捕蛇者说》)
答案

小题1: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题1:万籁此俱寂     
小题1:赢得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1:蜂蝶纷纷过墙去 
小题1: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解析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诵读能力。如:注意强调“啄、籁、赢、牍、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名句填写错写和漏写都不可得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宋词,完成题目(4分)
蝶恋花(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小题1:末句中“伊”字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2分)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草色烟光残照里”展示了主人公望尽天涯时的所见之景,营造了伤感的氛围。
B.“无言谁会凭阑意”表明因为词人不愿与人交流,所以没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C.本词上片写主人公登高望远,离愁滋生;下片写苦中求乐,情深志坚。
D.本词紧扣“春愁”二字,写景抒情,曲径通幽,词末交代了“春愁”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18分)
小题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小题2: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小题3: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小题4:                    ,以为神 (《黔之驴》)
小题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小题6: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小题1:诗中“孤蓬”喻指                (2分)
小题2: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小题1:                  ,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题2: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小题5: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
小题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杨花落尽子规啼,随风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闻道龙标过五溪。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伴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E.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闻达于诸侯。
F.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选4)(4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③牺牲玉帛,­­­­­­­­         ,必以信。《左传•曹刿论战》
                ,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启窗而观,           。(魏学洢《核舟记》)
小题3: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初中语文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古代诗歌讲究色彩的运用,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塞上胭脂凝夜紫”,《诗经》中的“                       ”,白居易《观刈麦》中的“           ”,《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等。从这些句子中不难看出,“诗中画”在这里主要是借助于色彩词汇的灵活运用和巧妙搭配,形成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意境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