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小题1:水是眼波横,                 。       (王观《卜算子》)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小题1:水是眼波横,                 。       (王观《卜算子》)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小题1:水是眼波横,                 。       (王观《卜算子》)
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小题3: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4: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5:儒家提出的处世之道是:              ,                。《<论语>十则》)
小题6: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高尚品格的词句
是:                       。(《卜算子·咏梅》)
答案

小题1:山是眉峰聚。
小题1: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1:何当共剪西窗烛。
小题1:人有悲欢离合。
小题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题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杨柳之词九首 其二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小题1:诗中的“春早”体现在哪里?(2分)     
小题2:诗的三四句包含了什么哲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小题1: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小题2:李白的《行路难》中,表明了诗人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必有远大前程的句子是:“                                             。”
小题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小题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小题5: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朱自清《春》)
小题6:杜甫《望岳》中的“                                 ”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7:少壮不努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小题1: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
小题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
小题3: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黄鹤楼 》)
小题4:                   ,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
小题5: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                                   ”运用双关,富含哲理,我们也常用它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
小题6:《滁州西涧》中表现诗人想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上点自由和安静的诗句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乐雷发的《秋日行村路》,按要求回答题目。(5分)
秋日行村路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小题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3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8分,每小句1分)
小题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担当大任之前,如《<孟子>两章》中所说:“必先苦其心志,                        ,空乏其身。”目的是让其经受磨练,增长才干。
小题2: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小题3: 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小题4: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合作,与人和谐相处是十分重要的,这正如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的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