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关雎》和《蒹葭》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各有怎样的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一诗极具意境美,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首诗你认为哪一首写得更美、更动人?请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关雎》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使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他幻想着终有一天,能与这位少女结为永好,成为夫妇,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蒹葭》主人公反复去寻求”,而…水中坻…水中沚”,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2.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即侧重于抒情。《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
3.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秋风瑟瑟,苇丛起伏,秋水茫茫,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
4.《蒹葭》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描绘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经·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题。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问题。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请写出两句完整的描写春草的古诗句。(诗中的句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一诗句中包含了几种颜色[     ]
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4题。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问题。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