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隆中对》的选段(12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阅读《隆中对》的选段(12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隆中对》的选段(12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小题1:写出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国险而民(          )      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一组(   )(3分)
A.此岳阳楼之大观也诚如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B.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 信义著四海
C.国险民附民殷国富不知存恤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迎将军者乎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
小题3:把“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4:请用原文的语句填写以下空白(2分)
①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
②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 ___________”。
小题5:原文已(用“∥”)划分了三个层次,请你写出各层层意。(3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答案

小题1:归附;亲自
小题2:D
小题3: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小题4:(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2)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小题5:(1)分析曹孙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采取不同方针。(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取的可能性。(3)建议后主应该是采取的战略。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D项两句中“以”皆作连词。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本句每个字都要解释清楚。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理解文段内容,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提示,在文段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即可。
小题5:
试题分析:理解各部分内容,分析各层表达的侧重点的不同。从“形势、条件、战略”三个方面概括层意。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
⑤弼:纠正。 
小题1: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王          (2)时时而进 
(3)高缭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可乎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 
小题3: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故乡》中的“我”、《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这些人物都来自他的小说。
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这幅对联描写的人物是杜甫,我们学过他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C.“唐宗宋祖,稍逊风***”中的“风***”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国风》,“***”原指《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离***》。
D.尼摩船长、虎妞、奥斯特洛夫斯基、贝多芬分别是《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中的人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奥楚蔑洛夫是法国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腐朽。
C.我们学过的鲁迅作品很多,《风筝》《雪》选自《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社戏》《孔乙己》选自《呐喊》。
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当上了船长,出外航行。他的手下图谋不轨,关押他并弃他在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这块陆地就是他后来游历的慧骃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苕溪渔隐①曰:旧说梅圣俞日课一诗,寒暑未尝易也。圣俞诗名满世,盖身试此说之效耳。(选自《苕溪渔隐丛话》)
(二)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②。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③。’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①南宋胡仔,号苕溪渔隐。②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③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世人作文字少(担心)B.尝乘以文字问之(间隙)
C.教有所(缺欠)D.身稼穑(弯腰)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唯勤读书多为之知不争,不可谓忠
B.著述为务皆美于徐公
C.三牲养,犹为不孝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D.我何有万钟我何加焉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②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小题4:从欧阳文忠的建议及皇甫谧的转变中你感悟到了哪些品质?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余幼时即嗜学。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小题1: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造饮辄尽   ②晏如也   ③援疑质理    ④俟其欣悦
小题2:找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
B.无怀氏之民欤益慕圣贤之道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不戚戚于贫贱
小题3: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②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小题4: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在志趣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上,不同之处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