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7分)少有美誉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①不殆②,风流为一时之冠。尝与足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7分)少有美誉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①不殆②,风流为一时之冠。尝与足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7分)
少有美誉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尝与足徽之、操之俱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走,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
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选自《晋书·王献之传》,有删改)
【注】①容止:容貌举止。②殆:懈怠。③吉人:这里指优秀的人。④乌驳:黑色。
小题1: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画一处)。(2分)
①客 问 安 王 氏 兄 弟 优 劣 ②徐 呼 左 右 扶 出
小题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俱谢安(       )      ②客问其   (       )
③徽之走(       )      ④桓温尝使扇(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 ②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 
小题4:文章第②段主要写了王献之在书画方面的成就,写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已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
小题5:文中的献之、徽之就是王子敬、王子猷,结合下面链接的《人琴俱亡》,说说你更欣赏谁,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答案

小题1:(2分) ①客 问 安 /王 氏 兄 弟 优 劣 ②徐 呼 左 右 /扶 出
小题2:(4分)①拜见、拜访;② 原因;③立即、匆忙;④写,题字。
小题3:(2分)①优秀的人说话少,因为他说话少,所以知道他的优秀。(寡、以、故)
(2分)②不小心下错了笔,就顺着墨迹花了一条黑色的小牛,十分巧妙。(因、甚妙)
小题4:(3分)①握笔力量大,王羲之夺笔失败;②几百人围观他写在墙上的字;③将错就错,将笔误画成了牛。
小题5:(4分)示例:欣赏王子敬不露声色,淡定从容;欣赏王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至真至诚等。(只要符合原文意思均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吉”“辞寡”“ 落”“ 因”,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大致翻译,根据人物的活动根据内容要点。
小题5:
试题分析: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大致翻译,通过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作一评价。
举一反三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①季梁:魏国的大臣。②方:正。③恃:凭借。④广地尊名:使地广,使名尊。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中道而   (2)而离愈远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想要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不朝北走呢?”
B.我想要离开楚国,我说:“你想离开楚国,为什么还朝北走呢?”
C.我想要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还朝北走呢?”
D.我想要离开楚国,我说:“你想离开楚国,为什么不朝北走呢?”
小题3:季梁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插图,填写表格(2分)
图中人物姓名
出自哪部名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代藏书》(宋)沈括(15分)
前世藏书分散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①。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祐②中,置编校官八员,杂雠四馆书③,给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校雠累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崇文院:中国宋代贮藏图书的官署。②嘉祐:1056年9月—1063年,宋仁宗赵祯第九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用此年号共八年。嘉祐八年宋英宗即位沿用。③杂雠(chóu)四馆书:指以崇文院总领的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之书相互校雠。后又以诸阁书供校雠。雠,校对文字。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防水火散亡也___________   (2) 自此私家不敢藏___________
(3)唐人尚未为之___________ (4)其船背稍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调素琴B.不木为之者
C.策之不其道D.意将遂入攻其后也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题4:根据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前代和宋代分别是怎样藏书的?(2分)
(2)是什么措施使得私人不敢私自藏书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小题。(17分)
【甲】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乙】筠芝亭,浑朴①一亭耳。然而亭之事尽②,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后此亭而楼者、阁者、斋者,亦不及。总之,多一楼,亭中多一楼之碍;多一墙,亭中多一墙之碍③。太仆公造此亭成④,亭之外更不增一椽⑤一瓦,亭之内亦不设一槛一扉,此其意有在也。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⑥合抱⑦。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浑朴:浑厚朴实  ②尽:全  ③碍:妨碍  ④成:完成 ⑤椽( chuán)椽子 ⑥皆:都  ⑦合抱:两臂围拢(多指树木、柱子等的粗细)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1)非显者 (       )  (2)卧房外(       )
(3)不筠芝亭(       )  (4)亭之内亦不设一槛一
小题2:下面哪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     )(3分)
A 池中奇蜂壑                        巘多生怪柏
B 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         倚河汉,下临江流
C 实奇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D 主人处处款                       然而亭事尽
小题3:翻译句子。(6分)
①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②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③吾家后此亭而亭者,不及筠芝亭。
小题4:《于园》这篇园林小品,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营造丰富的意境。请以文中划线句为例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文学常识的说明,错误的一项(       )(2分)
A.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曾写过《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著名作品。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三部曲。
B.《名人传》 的作者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文中的贝多芬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体现了我行我素、不卑不亢的叛逆性格。
C.八下语文第一单元五篇课文除了《列夫·托尔斯泰》外都是回忆性的散文,主题都为“魅力人生”。
D.《雷电颂》选自《屈原》,是一部历史剧,法国诗人纪伯伦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等,其中《组歌》选自《先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