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 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 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 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 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①以示儿子②,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 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 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节选自《各氏春秋•异宝》)
【注释】①抟(tuán)黍:捏成团的黄米饭。②儿子:小孩。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1)其所者异也(   )            (2)王封我矣(   )
(3)必无利地(   )             (4)其知精(   )
小题2:下列加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王果美地封其子幽阴深邃奇(张岱《于园》)
B.此其地不利,名甚恶峨冠多髯者(魏学洢《核舟记》)
C.道德至言以示贤者曾不能损魁父丘(列子《愚公移山》)
D.所取弥粗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2分)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
小题4:根据本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应当怎样正确面对取舍。(3分)
 
答案

小题1:(1)把……看作宝物;(2)多次;(3)接受;(4)越,更加。
小题2:B(3分)
小题3:⑴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2分)
⑵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清楚楚。(2分)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敌入侵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要灭亡。(2分)
小题4:提示:人生重在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为重要。结合选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此类活用,把……看作宝物;(2)一词多义,多次;(3)一词多义,接受;(4)一词多义,越,更加。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A.把/凭借;B.顺接,并且C.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助词,的;D.代词/语气词,恐怕。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1)时,要注意把“知”(前一个是“智慧”,后一个是“懂得”)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2)时,要注意把“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翻译准确;翻译(3)时要注意把“法家拂士”(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恒”(往往,常常)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4:试题分析:“其知弥精,其所取弥 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也就是说,我们要会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即可。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联系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举一反三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赵孤名曰武。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今君有命,群臣之原也。”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节选自《史记·赵氏孤儿》)
小题1:下列句中的“之”与“唯君图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悍吏之来吾乡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万种则不辨礼义而受之D.何陋之有
小题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晋景公生病,经占卜,说是大业的子孙后代不顺利,因而做怪。
B.韩厥就把赵氏孤儿还在世的实情告诉了景公后,景公就与韩厥商量立赵氏孤儿,先把他找来藏在宫中。
C.将军们进宫问候景公的病情。将军们见到赵氏孤儿后,立刻答应帮助立赵氏的后代。
D.程婴、赵武在将军们的帮助下,攻打屠岸贾,诛灭了他的家族。。
小题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
先君文侯   事:_________      ②国人之   哀:________
③韩厥以实告 具:_________      ④君之疾   微:_________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2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吴 士       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
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
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注】①张士诚:出身盐贩,曾与朱元璋争天下。朱元璋破平江时被擒,自缢死。②国朝:指明朝。 ③俾:使。 ④戒:告诫。⑤嬴:同“赢”。嬴缩:盈亏,这里指多少。 ⑥李曹公:指李文忠,朱元璋的姐姐之子,封曹国公。⑦格:抗拒。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谓举世莫及(     )    ②士谒士诚曰(     )    ③士诚以为然(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小题3:文中的吴士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小题1: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 / 旁 近 与 之B.传 一 乡 / 秀 才 观 之
C.或 以 钱 币 / 乞 之D.余 闻 之 也 / 久
小题2:解释下面加线的词。(3分)
耕:             ②以钱币乞之:            ③父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________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扶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在语段空格处,应填写的关于时间的词语是____。再写一个这个词的同义词     (2分)
小题2:指出下列字词的古今义。(4分)
古义: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
虽                                       名
今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解释下列划线字。(2分)
(1)中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__          ____
(2)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____              __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小题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什么情态?它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小题6:结尾的“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注释]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4分)
①清求而不(      )                      ②亦未书于汝(      )
③生忿,讼于祭酒(      )                  ④特以此相耳(      )
⑵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即以书还生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B.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以残年余力 (《愚公移山》)D.不以疾也 (《三峡》)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时 同 舍 生 有 秘 书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固请,约明日还书。
译文: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                                                                                                                                                      
小题4:从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