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这则故事节选自课文《狼》,作者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文章选自《 》,该书名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目似瞑 (2)前狼假寐 (3)狼亦黠矣 (4)亦毙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小题4:.屠夫最后为什么能刀劈两狼?读过这则寓言故事,你领悟到了什么?(4分) |
答案
小题1:(2分)蒲松龄,《聊斋志异》 小题1:(4分)(1)闭眼 (2)睡觉 (3)狡猾 (4)***死 小题1:(2分)过了一会儿, 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在前面坐下了。(注意“去”“少时”“犬”的翻译。) 小题1:(4分)要想战胜敌人,不仅仅要勇敢,还要有智慧,善于思考。再狡猾的动物也战胜不了人,因为人有动物没有的智慧。(意思对即可。)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3分) [甲]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小题1:找出甲段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2分) 小题2:解释划线的词。(3分) 少习骑( ) 市鞍马( ) 长而益精( ) 因其父( ) 易男装( ) 因益信(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小题4:甲段文字叙述的内容是 ;乙段的中心句是 。(2分) 小题5:甲文中的“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两句诗有何作用?(2分) 小题6:读完这两段文字,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木兰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出师表》节选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宣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小题1:.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②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 ③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④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译: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 小题3:.课文理解: (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2分) (2)作者在此文中向刘禅提出三条安邦定国的建议,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三条建议, 其中最重要的哪一条?(2分) ① ② ③ 最重要的是第 条 小题4:.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阅读文言文(说明文)《核工记》,回答10——14题(14分) 核工记(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火盖供客茗饮。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取诗“ , ”之句。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 语云:“纳须弥于芥子。”殆谓是欤! 补充注释 (1)雉(zhì):城墙垛子。 (2)司更卒:更夫。司,管理。 (3)桴(fú):鼓槌。 (4)章:棵。(5)应门:应声开门。(6)延纳:邀请(人)进门。(7)浮屠:宝塔。(8)舣:拢船靠岸。(9)招提:寺。本义是四方,僧为四方僧,住处为招提僧坊。 (10)须弥:佛经里的高山。 小题1:、词语解释(2分) (1)长五分许( ) (2)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 ) (3)近滩维一小舟。( ) (4)殆谓是欤!( ) 小题2:、句子翻译(2分) (1)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2)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 小题3:、文章理解(4分) (1)这篇文章所记桃核工艺品的微雕世界是一首七言唐诗的意境的再现,你知道是哪一首诗吗?请在横线上填写诗句、作者以及诗歌题目。 取诗“ , ”之句。 《 》(2分) (2)计人凡七: 四, 一, 一, 一。(填写人物身份) (2分) 小题4:、问题探究(4分) (1)本文描写在一个桃核上雕刻的人物风景,说明顺序井然,杂而不乱,条理清晰,主体部分是按照由 至 、由 至 、由中心至边缘的空间顺序说明的。(2分) (2)文章开头交代“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比较阅读(2分) 本文与《核舟记》相比较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12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沿: (3)或王命急宣 或: (4)良多趣味 良: 小题2:.把下列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小题3:.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描写了三峡山的挺拔俊秀。 | B.文章按照初夏、秋、冬的顺序写了三峡的景色。 |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描写出夏日三峡的水流湍急。 |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出了三峡水落差大的特点。 | 小题4:.第④段写了秋水,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凄”“哀”两个字,表现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2分) 小题5:.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的入口处,参观者一进入,脚就踩在一 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长江三峡特有 的猿啼声,不时传到游客的耳畔。请你说说这样设计的意图。(2分) |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吴均《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小题1:.解释划线词的词义。(2分) ①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 ②月色入户: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简答。(4分)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 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