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怀民亦未______________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             
(3)余寓居惠州嘉祐寺______________
(4)思欲就亭息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睡觉  (2)只,只是  (3)曾经  (4)到,靠近
2.(1)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     
3.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1.解释选文中加粗的字词。 
(1)臣知不如徐公美 _____________
(2)面刺寡人之过者  _____________
(3)不封君之弟    _____________
(4)使翟璜召任座而之 ___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
(1)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问 于 群 臣(曰)
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
(1)方式相同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式不同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规劝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句中加粗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
A.何陋有                       
B.公与 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出淤泥而 不染          
D.醉翁意不在酒
2.翻译下面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____________ 的节操和___________的情趣。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祁奚请老
  晋大夫祁奚老,晋君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仇也。”晋遂举解狐。后又问:“孰可以为国尉?”祁奚对曰:“午可也。”君曰:“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子也。”
【注释】①祁奚:晋国的大夫,曾任中军尉。②晋君:指晋悼公。③解狐:晋国大夫。④国尉:春秋时,各国均在将军之下设国尉。⑤午:祁午,祁奚之子。
1.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可使(子嗣,后代)          
B.晋遂解狐(推举)
C.非子之(你)                  
D.可以为国尉(谁)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表现的祁奚的品质(  )
A.任人唯贤                        
B.大公无私
C.坦率正直                        
D.谦虚谨慎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令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登垦童氐丝亟型塞△查垫耋:垦土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
  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曰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曰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曰,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1.解释下面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     
(2)王之甚矣(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A段】
  至于负者歌 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选文有改动)
【B段】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曰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田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垒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出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
(2)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
(3)俯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4)请其本。(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8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
4.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