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③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ā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⑦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⑧邪:同“耶”。
1.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1)神弗也( )   
(2)彼竭我( )   
(3)明帝问何以致泣( )   
(4)元帝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以东渡意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主要以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___。
答案
1.(1)赐福、保佑。(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3)为什么。(4)时……感到惊奇。
2.(1)农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他人。
   (2)元帝把东渡的意图详细地告诉了他。
3.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4.语言机智、聪颖、聪敏、机敏、聪明、随机应变等。
(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亍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八尺有余:身高    
B.吾妻之美我者,我也:偏爱   
C.朝服冠:衣服    
D.于是入见威王:朝廷
2.对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客欲有求臣    
②皆以美徐公   
告,则***之   
④皆美于徐公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4.下列语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急急回答,惟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觋了一种倨傲。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延。     
【乙】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乌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之。”公曰:“勿***,寡人闻命矣。”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齐地方千里
2、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ù”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shù”,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②作名词,规律,气数。三读“shuò”,义项有:多次。   
根据以上义项,清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___________   词义:____________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进     (2)中力拉崩倒之声   
B、(1)臣知不如徐公美 (2)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徐公     (2)骈死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  (2)吾欲南海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而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涑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纳谏、广开言路),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__________(纳谏、广开言路)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________(以退为进、归谬法、正话反说)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予;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同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愚袋又是怎样驳斥他的?请根据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晋人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而言的。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说天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用你自己的话说说“诚”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愚公与智叟在“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之后再次相遇,会有怎样的一番对话?请发挥你的想像,为这两个人物设计一段对话。   
智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愚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菩。”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①处冒号的作用是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臣知不如徐公美( )   
(2)寡人之耳者( )   
(3)时时而进( )   
(4)期年之后(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达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拙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释。  
余幼时即学(    )
3.下列选项中与“走送之”一句中“走”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4.任选下面一句翻译。
A.不敢稍逾约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我选________句,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中画横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求学精神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