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也;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给加粗字注音。
(1)袍( ) (2)然( ) (3)稍( ) (4)叱(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媵人持沃灌       汤___________
(2)无冻之患矣       馁___________
(3)主人日再食        食___________
(4)白玉之环        腰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粗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余从师也
B、戴朱缨宝饰
C、岂他人过哉
D、坐大厦下而诵《诗》《书》
4、翻译下列句子。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yùn yè lǐn duō
2、(1)热水 (2)饥饿 (3)提供伙食 (4)挂在腰间
3、A
4、(1)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地请教。
   (2)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道德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
5、①有书可读; ②有师可问; ③无奔走之劳; ④无冻馁之患。
6、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而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的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举一反三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加粗词语。
清冽(   )
潭中鱼百许头(   )
折蛇行(   )
神寒骨(   )
2、翻译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小石潭的“小”?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为什么最后却发出“不可久居”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用现代汉语译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恶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第三段中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而以“千里马”喻指,以“伯乐”喻指,讽喻和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口技
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便有妇人惊欠伸 ____________
(2)今客此     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粗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无敢者/起坐而喧
B.以妙绝/愚以宫中之事
C.弹絮为业/丛草为林
D.酷类声耳/真无马邪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结恩德(   )
②后行部西河(   )
还。先一日(   )
2、翻译句子:“遂止野亭,候期乃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5题。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④臧:褒奖。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解释下列加粗短语。
①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形            劳___________
③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
④行之苟有恒               恒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
A.山不在高,有仙则。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楼。(《黄鹤楼》)
B.之不以其道。     执而临之。(《马说》)
C.可以素琴。      取子敬琴弹,弦既不。(《人琴俱亡》)
D.一或尽粟一石。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_____________的情怀,但同时也应该摒弃孤芳自赏的落后思想。

题型:海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