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本文选自_________,它是西汉________(人名)整理的,按战国时期秦、齐、楚、赵等十二国次序编订而成的。
2.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⑴朝服冠(   )
⑵今齐地方千里(   )
⑶臣之妻臣(   )
⑷王之甚矣(   )
3.下列各组加粗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徐公何能君也 郡下,诣太守
B.臣之客有求于臣 两股战战,几先走
C.徐公不君之美 更役,复若赋
D.能谤讥市朝 生忧患,死于安乐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答案
1.《战国策》 刘向
2.⑴穿戴 ⑵方圆 ⑶偏爱 ⑷受蒙蔽
3.B
4.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漂亮、英俊)?
   ⑵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意对即可)
5.B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甚________________
(2)玩________________
(3)乎众矣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题型:安徽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端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绝__________
(2)属引凄异__________
(3)其境过清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是怎样描写水的特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最后引用渔者歌作结有什么作用?【乙】文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峡风景秀丽,小石潭意境清幽。有人建议把这两个地方开发出来作为风景旅游胜地,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划线的词语。
(1)有仙则(  )
(2)妻子不觌(  )
2、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题型:福建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通假字____ 本字____
通假字____ 本字____
2.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白玉之环    ②江横玉系
B.①当余从师也   ②久,目似瞑,意暇甚
C.①余因得遍群书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
D.①以是人多书假余 ②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结合选文划线部分,联系文意,参考链接内容,谈谈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你应当怎样面对自己的学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华西都市报》6月1日报道,邛崃市实验中学15岁的初三学生邹林颖几天前获得了第19届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全球总决赛冠军。该生班主任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她学习一直勤奋,尤擅文科,学业训练兼顾,为人谦逊低调。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尉。陈胜佐之,并***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面加粗词的词义。
广故数言欲 亡:________
尉果广   笞:________
陈胜佐之,***两尉。   并:__________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______
从民也                   欲: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