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请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  )
A.弗敢也    而山不
B.忠之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C.亦免冠跣   以有先生也
D.此庸之怒也  专诸之刺王僚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唐雎是“士”中的杰出代表。请你依据对这两位杰出人物的理解和感悟,概括说说“士”应具备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2)(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吉凶的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3.(1)忠心爱国,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有勇有谋,胆识非凡,才能卓越;
   (3)从容镇定,能言善辩;
   (4)敢于进谏,无私无畏;
   (5)正气凛然,不畏强权。(答对三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证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选自袁牧《小仓山房文集》)
[注]①韡(wěi):繁盛。②赀(zī):钱财。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为重赀(花费)
B.主人其故花(惭愧)
C.客过而之(责怪)
D.牡丹百倍者(在……之下)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主人喜怒无常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B.宜黜汝旧,让吾新   咨臣当世之事
C.自恃不谋诸人也    国险民富
D.他日子之庭,无花哉  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借客人之口,指出了人们通常会犯一个什么毛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回答问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薄:________ 景:________
2.下列四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开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
   若夫日出而林霏
B.忧
   居庙堂之高则其民
   谗畏讥
C.心
   予尝求古仁人之
   则有旷神怡
D.异
   或二者之为
   渔人甚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描述了“迁客***人”的种种“览物之情”,“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1)不不枝    蔓:___________
(2)濯清涟不妖  而:___________
(3)陶后有闻   鲜:___________
(4)结在人境   庐: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水陆草术之花,可爱者甚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证“背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和【乙】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作简要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焉 加: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乎 已:__________
(3)不物喜    以:__________
(4)是亦忧    进: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的“本心”是指_____________;“古仁人之心”在【乙】文中的具体体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的“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请你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人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选自《墨子·公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