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①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镉大米”危机瞬间席

阅读《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①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镉大米”危机瞬间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完成后面的题目。(18分)
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
①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镉大米”危机瞬间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抽检自查,结果令人震惊:全国约有10%的大米镉超标。
②“镉大米”,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镉和大米的渊源很深,水稻很容易吸附镉。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在开采这些矿时,含镉工业废气扩散并自然沉降,蓄集于周围土壤中。即使距离较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入农田,污染粮食。镉也存在于一些化学肥料中,特别是磷肥中含量较大。如果过度使用磷肥,植物无法全部吸收消化,镉就会吸附到大米当中去。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约在0.1-2.9mg/kg,而美国为7.4-15.6mg/kg,澳大利亚则为18-91mg/kg。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但是中国的优质磷被出口,而进口国外的劣质磷,导致中国土壤中的镉含量升高,从而产出镉大米。灌溉水污染是最具威胁的一种,其***伤范围和力度都非同小可。从地下挖出来的矿砂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遇到雨水,矿砂中的镉会随着雨水游走,污染了水源。用污染水灌溉农田,镉就会通过土壤进入粮食作物。
③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缺乏维生素D会妨碍钙、磷在人体骨质中的正常沉着和储存,最后导致骨软化。人吃了含镉的食物不会马上有感觉,根据科学家披露,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就是镉造成的后果。
④普通百姓虽然无法从肉眼上识别哪种大米镉超标,但只要购买大米时,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种就可减少镉中毒。同时提倡膳食多样化,尤其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居民,适当增加主食品种以降低风险。另外,多吃海产品、豆类等含锌、钙量较高的食品,都可以降低人体对镉过量摄入而患病的风险。
小题1:请分别概括文章③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4分)
小题2:请根据第②段提供的信息,用四字短语依次说明镉大米形成的原因。(6分)
小题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分别分析其作用。(6分)
小题4: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③镉对人体的危害(伤害、损害)(2分)。 ④(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避免(减少)镉对人体的危害(2分)。
小题2:开采矿业(2分) 滥施(用)磷肥(或磷肥过量) (2分)(答“使用磷肥”不得分); 污染水源(或水源污染)(2分)。
小题3:列数字、作比较。(2分)列举了我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磷肥中镉的含量(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1分)。(说明效果不赋分。)把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与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磷肥中镉的含量对比(1分),突出强调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1分)。(说明效果不赋分。)
小题4:不能,(1分)“根据科学家披露”表明“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一判断具有权威依据,真实可信。(2分)如果去掉,不能体现准确性、权威性(1分)。(判定不给分,分析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通过阅读第三段和第四段,我们不难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说明的主要内容就是镉对人体的危害(伤害、损害)和(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避免(减少)镉对人体的危害。考生只要多仔细一点,一定可以找出答案的。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第②段提供的信息,用四字短语依次说明镉大米形成的原因有开采矿业;滥施(用)磷肥(或磷肥过量);污染水源。这题相信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凭借自己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是不难找出答案的。
小题3:
试题分析:第②段画线句“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约在0.1-2.9mg/kg,而美国为7.4-15.6mg/kg,澳大利亚则为18-91mg/kg。”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列举了我国、美国、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磷肥中镉的含量,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说明效果不赋分。)把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与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磷肥中镉的含量对比,突出强调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低,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说明效果不赋分。)
小题4:
试题分析:这题主要是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准确性。面对这种题目,要先把加点词语的本义与文中的意思先解释一下,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如果删去又会如何。结尾还要加上说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才能确保不丢分。所以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不能去掉,“根据科学家披露”表明“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一判断具有权威依据,真实可信。如果去掉,不能体现准确性、权威性。
举一反三
(4分)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号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茵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小题1: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2分)
小题2:利用细菌发电除了发电效率高之外,还具有哪些优越性?(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11分)
①美国好莱坞大片《机器人瓦力》中的主角是一个收集垃圾的机器人。的确,未来像收集垃圾这种比较辛苦的工作可以让机器人来完成。近年来,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好几种收集垃圾的机器人,其中比较先进的是近期在意大利一个小镇里上岗的智能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自动在大街小巷行走,主动上门收集人们的生活垃圾。
②这款收集垃圾的智能机器人名为“Dust Cart”,意思是“垃圾车”。然而,它的外形要比垃圾车可爱多了,和其他服务型机器人看起来十分相似。它的身高为1.5米,看起来比真人稍矮一些,突出的特征是小脑袋和大肚皮,就像是一个胖乎乎的不倒翁。它的脑袋上有摄像头,肚皮中是垃圾箱。它是一种轮式机器人,不靠双腿走路,而是靠两个轮子前进。
③不像其他收集垃圾的工具需要有人跟随指挥,“垃圾车”机器人是智能化机器人,可以自行行走在大街小巷,接收人们递来的垃圾。指挥这款机器人行走的主要是三大系统:三角测量系统、导航系统和无线网络。这款机器人体内还装配有摄像头和传感器,能让它具备比较完善的视觉和判断能力。它不仅可以判断前方有无静止的物体挡路,还能知道周围是否有行人、汽车或自行车等移动物体,然后迅速调整路线,避免发生碰撞。在狭窄的街巷中行走时,如果有汽车路过,它们还会自动靠边行走。
④“垃圾车”机器人肚皮上那个垃圾箱伸出的部分也很可爱,就像一个抽屉一样。此时,人们只需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就可以了。然后机器人关闭垃圾箱,继续前行,去别家收集垃圾了。当机器人的肚皮里装满垃圾后,机器人体内的传感器会发出返回的指令,它就会返回服务中心,自动把肚皮内的垃圾输送到中心内的大垃圾箱中。机器人的肚皮密封性较好,而且其中有一些空气清新剂,不会在夏天散发臭味而讨人嫌。每次倾倒完垃圾后,机器人也会到服务中心的清洁站对肚皮内的垃圾箱进行清洗。 (节选自《科技日报》)
小题1:文章为什么从美国大片写起?(2分)
答:                                                                     
小题2: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3分)
答:                                                                     
                                                                      
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不能删去,为什么?(2分)
机器人的肚皮密封性好,而且其中有一些空气清新剂,不会在夏天散发臭味而讨人嫌。
答:                                                                     
小题4:请你为本文加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答:                                
小题5:请你就选文第④段提出一个问题。(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
“敖慢”的白松露
汤园林
①白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野生真菌,每454克的价格居然卖到2000美元以上,尽管如此,它还是供不应求,被很多顶极餐厅视为珍宝,把它切成如纸一样薄的小片,洒在银盘里展示。无论你多么挥金如土,也不可能大快朵颐,每次也只能尝到那么薄薄的几片。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竟如此珍贵?
②白松露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它只和橡树的根须共生存,这里是它最温暖的家,也许不够美好不够肥沃,但它就是用全部心思爱着。因此,想要采摘白松露,只能在橡树密集的丛林里。有人曾经将菌种接在新鲜的橡树苗根部,然后小心地浇灌呵护,希望在这个舒适的环境里,它能够茁壮成长。事实上,松露总是“不识好歹”地要么不长,要么就长成没有香味的怪物,松露没了香味,就像人失去灵魂,再也没有任何价值。它虽然不具备人类的复杂感情,但只要阳光、水量或土壤的酸碱值稍有变化它就敏感地觉察到了,它拒绝被赶离家园,拒绝被别人操纵。
③白松露难以被发现,凭人的肉眼和嗅觉根本不能寻找到它,它像一个隐士,从不轻易暴露在浮躁的人群中。在意大利,采集白松露需要牌照,挖掘松露的家庭世世代代从事此业,他们被称为“松露猎人”。通常“松露猎人”家里都有一张祖传的松露地图,就好像“藏宝图”,因为松露生长具有记忆性,即生长过松露的橡树下每年都会再生出松露来。因此哪片树林哪棵橡树下有松露就成为家族的最高机密,为了保持秘密,这张“藏宝图”如同中国的武功秘籍。通常是半夜2点之后,他们拿着拐杖和泥锄,带着猎狗,偷偷按照地图指引去挖掘白松露。猎狗只要一发现松露的味道就会疯狂刨土,采集的一个最关键要素,就是一定要把土壤原样埋好,否则下一年就休想见到白松露的影子。你可以采摘食用我,但必须尊重我的一切习惯!
④而且,到目前为止,白松露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方法。松露和鱼子酱、鹅肝并称为全球三大顶级食材,鱼子酱和鹅肝都已经找到了人工培育的方法,唯有松露只能完全在纯自然野生状态下生长。很奇怪对不对?人类现在掌握的科技已经能够克隆一头牛,甚至开始解码自身的基因,可偏偏拿白松露毫无办法,不管人们怎么努力怎么套近乎,它始终保持骄傲,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招安”,它和橡树根须之间需要的自然口令人类至今无法破译。它的人生是唯一的、无法复制的。
⑤白松露的“傲骨”导致这种生物非常罕见。到目前为止,这种野生真菌只在意大利小范围地方被发现,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
小题1:白松露“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菌子”,为什么那么珍贵?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4分)
小题2: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能否删除。(3分)
就算是在最好的年份,全年产量也只有3吨左右
小题5:本文曾经在《深圳晚报》上发表,当时题为《白松露有“傲骨”》,与现在的题目相比,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共10分)
文段一
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但是甲骨不易获得,且甲骨和竹简都比较笨重,不易携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不能普遍应用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书写材料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而到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105年,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文段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首推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汉代起,尤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术不断扩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使“纸”这个物质广泛应用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促使造纸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渐向我国周边乃至世界推广,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直接或间接外传。由于文字载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促使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抄书、藏书之风盛行,让精彩的、有影响力的文字得以保留下来。造纸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总之,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小题1: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请你说出造纸术在汉代得到发展的原因。
小题2: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记载文字的材料不断改进的表现(4分)
小题3:根据文段二内容,请你用“不仅……而且……”的句式,概括出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共10分)
文段一
陶瓷china,大写China,其意则为中国。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陶器的制作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瓷器。1963年北京市崇文区元代墓出土的一件元青白釉多棱壶瓷器,壶体完全仿制草原民族常用的便于携带在马背上的皮革制奶茶壶造型,就连皮箍上的铆钉状装饰也都仿制出来了。可以说,陶是瓷的源,瓷是陶的流,源远流长的陶瓷,是古代华夏文明的起点。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为原材料即可制坯烧成,陶土经800至1000度的窑火烧成陶器,陶罐一般为盛水器,实用又纯朴。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瓷土经1200至1300度的窑火烧成瓷,瓷瓶大多供欣赏用,漂亮飘逸。陶的属性更多地带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瓷的属性更多地带有女性的阴柔之美。
文段二
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了艺术的享受。此外,陶瓷制品的造型、装饰、釉色、图案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内容。陶瓷的发展就像是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我国历史的时代进程。认识古代陶瓷,也是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途径。
在历史上,中国陶瓷与丝绸、茶叶同样是我国历来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品,它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打开贸易市场,而且这种贸易其实是有着十分可观的经济利益的。因为它自身的商品价值是十分高的,被认定为是赠予送人的非常贵重的物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文化水准提高,收藏与鉴赏古代陶瓷,也成为一种投资手段。
小题1:根据文段一的内容概括出陶与瓷有哪些方面的不同。(5分)
小题2:根据文段二的内容说说陶瓷器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外,还有哪些价值?(3分)
小题3:文段二中写道陶瓷制品“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内容。”请你说说文段一中提到的北京崇文区元代墓出土的“多棱壶”反映了元代人当时怎样的生活特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