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⑦,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释】①庚寅:指1650年    ②小奚:小书童    ③木简:指木板   ④ 阖:关闭⑤牡下:上锁  ⑥ 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⑦ 道:哲理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3分)
①望城二里(         )  ②渡者视小奚,应曰(         )  
③予为戏(        )
小题2:选出与例句“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或置酒而招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小题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予 爽 然 思 渡 者 言 近 道  
小题5:这则故事,可用成语             来概括其中的哲理。(2分)
答案

小题1:①左右 ②回答 ③生气
小题1: A
小题1:(1)(我)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2)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
小题1: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小题1:欲速则不达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A中的之为助词,无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
小题1: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只要遵循结构原则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应该多角度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文言文的同时,培养迁移的能力。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1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zhǎn)粥不充,日昃(zè太阳偏西)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明臣言行录》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①晨人持沃灌(   )  ②白玉之环(   )
③再长山朱氏(   )  ④往往馕粥不(   )
小题2: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写生活条件艰苦的句子,请你各摘录一句。(2分)
[甲]文:                                                                     
[乙]文:                                                                    
小题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活板》片段,完成小题。(共8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⑤,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持就火之(           )           (2)互用之     (          )
(3)则字平如(           )           (4)有奇字素无备者(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
小题3: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2分)
小题4:用“燔土”为字印的优点有哪些?(可用原文)(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本文的作者是      代的      。(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一食尽粟一石 或:         
(2)才美不外 见:         
(3)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         
(4)马也 是: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4: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小题5:本文短小精悍,通篇运用             寄托了作者                              
                                                                    之情 。(3分)
小题6: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小题1:解释划线字词(2分)
(1)  ____________    (2)但观罗敷 ____________    
(3)踟蹰 ____________    (4)盈盈 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第一自然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罗敷的美?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进行描写的?(2分)
小题3:对待罗敷的美丽外貌,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与使君相比,在态度上有什么不同?(3分)
小题4:本诗因塑造罗敷的美丽形象,而成为千古传颂的佳作,你认为在罗敷身上有哪些性格让人难忘,值得称颂?结合文章内容回答(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短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1分)
(1)先自其足
(2)吾忘持
小题2:郑人犯了个什么错误?(2分)
小题3:《郑人买履》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