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琴俱亡》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人琴俱亡》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13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 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小题1: 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俱病笃( ) 弦既不调( ) 了不悲( ) 小题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两组是( )( )(2分)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 | B.子敬素好琴又留蚊于素帐中 | C.人琴俱亡亡羊补牢 | D.何以都不闻消息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E. 而子敬先亡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小题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小题4:课文开头写子献是“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恸绝良久”?(2分) 小题5: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书中许多故事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其中的两个。(2分) |
答案
小题1:笃:(病)重 既:已经 了:完全 小题1:A、E 小题1:(1)取出子敬的琴弹奏,琴弦完全不协调 (2)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小题1:先前子猷“了不悲”“都不哭”,那是强抑悲伤,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后来却“恸绝良久”,是因为见到弟弟“人琴俱亡”的悲凉境地,再也压抑不住悲伤。苦与不哭,都表现了对弟弟深深的悼念。 |
解析
小题1:每个1分 共3分 小题1:2分 小题1:(1)2分 (2) “恸”“良”“余”“卒”得分点 2分 小题1:先前子猷“了不悲”“都不哭”,那是强抑悲伤,因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后来却“恸绝良久”,是因为见到弟弟“人琴俱亡”的悲凉境地,再也压抑不住悲伤。苦与不哭,都表现了对弟弟深深的悼念。(2分 |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便要还家( ) (2)绝境( ) (3)俨然( ) (4)具答之( ) 2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文中写渔人对桃花源总体感受的词语是________。 (2)写桃源人社会风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为什么写桃林的自然景色? 3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有哪些?(3分) 4“桃花源”有自然美景,堪称人世佳境,是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的梦幻。请描写你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这一理想。(2分) |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15分) 幼 时 记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加点词。(4分) ①私拟作群鹤舞空( ) ②项为之强( ) ③又留蚊于素帐中( ) ④徐喷以烟( )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小题4:简答(5分) ①写出来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2分) ②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写了哪几件趣事?(3分) |
山市﹙26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小题1:《山市》选自《 》,作者 , 代 家。﹙4分﹚ 小题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1)相顾惊疑。( ) A.照顾 B.看 C.拜访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A.像 B.若干 C.如果 (3)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 A.细小 B.值得 C.匆匆、忙碌 (4)惟危楼一座。( ) A.危险 B.危害 C.高 小题3: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恒(经常)不一见相顾(看)惊疑 | B.始悟为(成为)山市以(用)亿万计 | C.惟(只有)危楼一座则明(明显)渐少 | D.或凭(凭借)或立与世无别(差别) | 小题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B.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C.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 D.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 小题5: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6分﹚ (1)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 (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 小题6:山市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叫“鬼市”?﹙4分﹚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 | B.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 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 | 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而乃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C.今诸生学于太学 受任于败军之际 | D.以衾拥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 | 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 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 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 |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