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四川盆地地形复杂,人口稠密,资源丰富。成都市市区人口超过500万。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四川盆地地区示意图资料二:,2011年全国、四

(12分)四川盆地地形复杂,人口稠密,资源丰富。成都市市区人口超过500万。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四川盆地地区示意图资料二:,2011年全国、四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2分)四川盆地地形复杂,人口稠密,资源丰富。成都市市区人口超过500万。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四川盆地地区示意图

资料二:,2011年全国、四川省能源消费构成

(1)四川盆地西部多峡谷地貌,形成峡谷的外力作用方式是                 。
四川盆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川省西部地区应重点开发                资源,目前,四川省西部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生态问题是                        。
(3)与全国相比,四川省能源消费比重高于全国的能源是                 。其原因是四川省
                                                                      。
(4)四川省规划在成都市南面建设天府新区,拟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从区位条件看,天府新区应重点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
答案

(1)流水侵蚀;地形。(2分)
(2)水能 水土流失(2分)
(3)天然气、水、核电(2分) 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2分)  
(4)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加强环境建设,把新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的地区;加强交通建设,提供高速便捷的交通条件。(任答2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四川西部地势起伏大,降水多,流速大,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冬季盛行寒冷的偏北风,四川盆地北侧有高大山地的阻挡,所以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高。
(2)四川西部河流的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重点开发水能资源;又因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大,降水多,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3)对比全国和四川省的能源消费构成,四川省天然气、水、核电所占比重大于全国;其原因是四川省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4)应高新技术产业需要高科技水平、优美环境和高速交通,所以天府新区应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加强环境建设,把新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的地区;加强交通建设,提供高速便捷的交通条件。
举一反三
在内蒙古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景观,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座座石峰,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如下图所示。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
小题2: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1中信息判断①一②、②一③河段河流的流向及流速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一②河段大致从北向南流,河道a、d侧流速快于对岸
B.①一②河段大致从南向北流,河道b、c侧流速快于对岸
C.②一③河段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流,河道f侧流速快于对岸
D.②一③河段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流,河道e侧流速快于对岸
小题2:当洪峰来临时,最易出现险情的是
A.aB.b C.eD.f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某中学的科考小组在某地进行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根据考察路线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A.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小题2: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石笋是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直立在洞底的尖锥体。它的形成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钙质析出,日积月累形成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沉积在洞底。其生长带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环境信息,地质学家把贵州某处石笋的生长过程分为一、二、三、四四个价段。读石笋景观图以及石笋剖面和石笋年龄及生长速率曲线图(图中KA表示1000年,KAB.P表示距今一千年),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石笋能够指示的环境要素主要是
A.气温、土壤B.降水、植被C.岩石、土壤D.气温、降水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笋生长时代
A.有三次大冰期B.有一次温暖期C.温暖期长于冰期D.冰期长于温暖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在我国西北天山、昆仑山等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常看到地表广泛分布着大量碎石的山体(见下图),该碎石的产生,最可能来自于
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
C.温差导致的风化作用D.人为破坏作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