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

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每年4-6月,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河流常常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汛”,即白天河流流量很大,夜晚则洪峰消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B.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D.湖泊水
小题2: “一日一汛”反映了当地(   )
A.冰雪融化迅速B.昼夜温差大
C.降水变率很大D.自然灾害频繁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D错。河流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4-6月,气温较低,海拔较低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对。夏季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完,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错。融雪融化受气温影响,A错。
小题2:“一日一汛”说明白天积雪融化多,河流水量大,夜晚融化少,河流水量小。说明昼夜温差大,B对。结合上题分析,A、C错。“一日一汛”反映的是水量变化,不是灾害多少,D错。
举一反三
欧洲的冰川中心有阿尔卑斯冰川中心和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图1中的黄土为第四纪冰期时,冰川对地表岩石研磨成的碎屑,后经风力搬运沉积而成;图中①~④分别为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④②①)。读图1、图2和表1、表2,回答下列各题。(22分)

(1)比较甲、乙两河河流特征的主要异同点。(8分)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明显影响该区域的主要冰川中心并简述第四纪冰期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影响。(8分)
(3)从俄罗斯资源状况简析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图乙为图甲中某河流水文站2014年3月测得的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导致两日流量日较差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这两日该支流流域
A.连绵阴雨B.持续升温C.阴天转晴D.大风降温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非洲赞比西河流域8国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使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大大减少。

材料二 甲城(海拔1632米,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气候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8.7
19.0
18.5
17.6
15.9
14.0
13.6
15.2
17.8
19.7
20.0
19.1
降水
288.6
233.9
179.6
67.0
10.6
4.1
3.7
1.3
4.0
11.9
74.1
231
(1)简述甲地降水特点,并分析原因。(7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地区区域图,乙为A河流上一水文站测到的某月连续两天流量随时间变化曲
线。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图中
A.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C.外力作用以风化和流水侵蚀为主D.自然带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小题2: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图示地区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B.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C.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D.干旱缺水→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小题3:根据图乙信息推测A河流在图示时间内流量变化特点及成因最有可能是
A.第一天降水量大,流量大B.第二天降水量小,流量小
C.第一天天晴,流量变化大D.第二天天晴,流量变化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