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_(复杂、简单)。(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_(复杂、简单)。(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山峰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_(复杂、简单)。
(2)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理由。
(3)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4)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5)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图中M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主要迁移方向。
答案

(1)复杂(2分)
(2)M地  5 500~6 000℃。N地     4 000~4 500℃。    M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3分)
(3)P地为横断山脉(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地(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3分)
(4)M地(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温高,蒸发量大;N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3分)
(5)主要原因:改革开放政策,使农村劳动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地区间的收入差别;三峡水库的建设等。主要迁移方向:农村流向城市;流向沿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库区居民就近后靠和外迁等。(4分)
解析

本题表面看是考查对等积温线图的判读,实际上根据图中河流、城市、经纬度等信息还综合考查了相对高度、自然带、气候、人口迁移等知识。第(1)题,珠峰北坡与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不大,自然带谱并不复杂,山峰甲则相对于周围地形的高度较大,垂直自然带相对更复杂。第(2)题,据经纬度知,M地处四川盆地,N处于云贵高原.故积温范围分别为5 500~6 000℃,4 000~4 500℃。第(3)题,P地为横断山区.N地处云贵高原,前者主要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导致地表起伏巨大,后者主要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崎岖的喀斯特地形。第(4)题,M地处盆地,地形封闭.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蒸发量大。N地干旱并非降水少而是因地形原因导致的水分流失。第(5)题,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经济尚不富裕,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开,居民外迁增多,主要流向沿海和经济发达区。
举一反三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线路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相交 (  )
A.湘黔线、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
B.宝兰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京包线、京哈线、京九线、京沪线
D.兰新线、陇海线、浙赣线、京广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县城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1)图中所示火电厂的布局是否合理?简述其理由。(3分)
(2)随着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推测可能出现的变化有哪些?(4分)
材料二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中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对煤炭产业生产流程模式的改造。

(3)在上图中的生产流程模式中,H是________厂。简述该产业结构模式的主要优点。(4分)
(4)随着资源枯竭,该区域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以从哪些方面挖掘潜力?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实施退耕还湖、移民建镇工作,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鄱阳湖水面积目前增加一千多平方千米。读下图,回答1-5题。

小题1:.鄱阳湖位于
A.①省B.②省C.③省D.④省
小题2: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该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①交通发达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水热条件好④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下列铁路线,从鄱阳湖口附近穿过的是
A.京九线B.京广线C.京沪线D.浙赣线
小题4:.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可以
①改善生态环境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③减轻农民负担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5:当前是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良好时机,因为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农村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C.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充足D.全社会都在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应采取的措施是: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