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为太行山区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与海拔关系示意图,图中      (   )A.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300米B.揭示的降水规律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少C.交通运

图5为太行山区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与海拔关系示意图,图中      (   )A.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300米B.揭示的降水规律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少C.交通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5为太行山区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与海拔关系示意图,图中      (   )
A.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300米
B.揭示的降水规律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标注“铁路”处的铁路线是陇海线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的雨量曲线,找到降雨量最高峰,对应的地形坡面海拔高度约为300米。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先增多后减少;山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该铁路为南北走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举一反三
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读图4,回答10~12题

小题1:据图,当气温在10℃时,1立方米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
A.15℃B.25℃C.30℃D.35℃
小题2: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要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
A.35℃B.25℃C.15℃D.5℃
小题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   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6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表示气压带,     表示风带,完成15~17题。

小题1:图中字母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图中E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该纬度地区气温高
B.该纬度地区气温低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高空空气堆积,在重力作用下被迫下沉
小题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晋江盛行东南风,易受台风危害
B.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D.地中海沿岸地区为旅游旺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别为
A.下沉扩散、干燥B.辐合上升、湿润
C.下沉扩散、湿润D.辐合上升、干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显示了2001年至2005年格陵兰岛某冰川不断消融后退的“足迹”。读图,回答21~22题。

小题1:据图中M、N两点量算,此期间该冰川末端
年平均后退的距离约为:
A.0.4千米B.0.5千米
C.1.2千米D.1.5千米
小题2:若全球冰川大规模融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极地高压增强B.沿海平原扩大
C.陆地淡水减少D.植被类型增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气压带或气压中心,由动力原因形成的是(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北半球冬季亚洲大陆高压中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