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单位:mm)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B.海拔高气温低C.深受西南季风的影

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单位:mm)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B.海拔高气温低C.深受西南季风的影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单位:mm)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B.海拔高气温低
C.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D.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
小题2: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出现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3、4月—太阳高度角大,气温回升快
B.5、6月—白周长,日照时间长,气温高
C.7、8月—受副高的控制,降水少,气温高
D.9、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乙地等值线密集说明蒸发量差异显著。蒸发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差异大,该地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所以气温差异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甲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的7月中旬-8月中旬在副高的控制下,形成伏旱天气,所以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是7、8月,原因是受副高的控制,降水少,气温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举一反三
2010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   )
A.东南风B.偏北风C.西南风D.偏东风
小题2: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   )
①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    ②热带气旋频繁出现
③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   ④地处中低纬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小题3:此次海南连降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洪涝    ②海啸    ③地震 ④泥石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暖锋雨带多在锋前,且多为连续性降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10年11月的一天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右图为甲地所在区域局部范围的地形,读图回答问题(17分)

小题1:此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_,山东半岛的风向主要是__________风。
小题2:简单预测甲地当天过后,第二天的天气变化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地所在区域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等高线范围可以判断整个区域的地形类型为__________,靠近我国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在地理分界上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钱钟书先生《围城》的开场文字:“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根据文字描述的场景,回答问题。
小题1:船的始发地最有可能是
A.北美洲B.南美洲C.澳大利亚D.欧洲
小题2:“夕阳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的形成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作用B.吸收作用C.折射作用D.反射作用
小题3:该季节,船所在的海域盛行
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东北信风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