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C是地壳

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C是地壳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E是第四周期元素,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E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在同周期中最多。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A和C的氢化物沸点大小关系为        ,原因为                        
                                      
(2)D与E的原子化热分别为340 kJ·mol-1和400kJ·mol-1,则它们的熔点:D       E(填“>”、“<”、“="”" )。
(3)分子A2B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为非极性分子,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八电子,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1mol该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
(4)基态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EO2Cl2熔点:-96 .5℃,沸点:117℃,则固态EO2Cl2属于       晶体。
(5)D的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是             

答案
⑴C<O<N(1分) H2O>CH4 (1分) H2O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且H2O为极性分子(2分) 
⑵<(1分)⑶N≡C-C≡N(2分)4NA(或2.408×1024)(2分)
⑷3d54s1(1分)  分子(1分)
⑸CuH(2分) 
解析

试题分析: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故A的电子排布为1s22s1或1s22s22p2为Li或C;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满结构,即s2p3结构,为N或P;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又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故ABC分别为C、N、O。D、E是第四周期元素,D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有1个电子,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电子排布为[Ar]3d104s1,为Cu;E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在同周期中最多,应为3d54s1,为Cr元素;故(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A和C的氢化物沸点大小关系为H2O>CH4,因为H2O分子间存在分子间氢键,且H2O为极性分子;(2)D的原子化热<E的原子化热故熔点:D <E;(3)分子A2B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为非极性分子,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八电子,其结构式为N≡C-C≡N;键的数目为4,故1mol该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4NA;(4)基态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根据其性质,可知固态CrO2Cl2属于分子晶体;(5)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含有H原子个数为4,Cu原子个数为8×1/8+6×1/2=4,故化学式为CuH。
举一反三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78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A通常显   价,A的电负性      B的电负性(填“>”、“<”或“=”)。
(2)已知:波长为300 nm的紫外光的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的关系为E=hv,式中h=6.63×10-34J·s,光的波长与光的频率v的关系为,其中光速c=3×108m·s-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求波长为300 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kJ·mol-1,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是否会受伤害的原因:            
                  。(未说明原因不给分)
共价键
C—C
C—N
C—S
键能/kJ·mol-1
347
305
259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结构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下表是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离子键的强弱可以用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来衡量,KCl、CaO、TiN 3种离子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   个。
(4)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5) [Cu(NH3)4]SO4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共价键   B.氢键    C.离子键    D.配位键    E.分子间作用力   
N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A、B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稀有气体除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A.A一定是第2周期元素       B.B的原子半径一定比A大                    
C.B的金属性一定比A强       D.A的熔沸点一定比B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是1-18号元素某性质的递变规律,Y轴代表的是                     
A.原子半径B.金属性C.非金属性D.最外层电子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Mg>AlB.热稳定性:HCl> H2S>PH3
C.还原性:I<Br<ClD.熔点:金刚石>食盐>干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
a.Cl2、Br2、I2的熔点         b. Cl2、Br2、I2的氧化性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 HCl、HBr、HI的酸性
(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KClO3晶体
①完成I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H2O=□NaClO3+□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一定条件,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

①D是                 (填离子符号)。
②B→A+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