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电解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可用于水的净化;故①正确;B.通电时,溶液中的带有电荷的粒子都会分别向两极移动,错误;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也无运动规律,错误;D.由于氢离子放电优于镁离子,故在水溶液中不能得到金属镁,错误;
举一反三
下列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
B.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nm的是Fe(OH)3胶体
C.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Fe(OH)3胶体
D.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Cl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B.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C.氯水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碘水和Fe(OH)3胶体的颜色极为相似。不用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这样的方法有
①布朗运动;②丁达尔现象;③加热法;④电泳实验法;⑤加电解质法
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全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胶体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B.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D.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有酸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4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pH=1的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
C.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