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稀土萃取理论方面作出的贡献.已知:金属铈(稀土元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注: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
 高温 
.
 
CeI4+2H2
B.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
C.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制Ce,在阴极获得铈
D.四种核素13658Ce、13858Ce、14058Ce、14258Ce,它们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A、金属铈可以和强酸HI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铈离子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可以继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氧化性是Ce4+>Fe3+,所以用Ce(SO42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e4++Fe2+═Ce3++Fe3+,故B错误;
C、电解熔融状态的CeO2,电解池中在阴极是铈离子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即在阴极获得铈,故C正确;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间的互称,13658Ce、13858Ce、14058Ce、14258Ce属于四种原子,它们互为同位素,故D错误.
故选C.
举一反三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A
魔方格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魔方格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魔方格

左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右边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氧化性:Cl2>Br2>S
D
魔方格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S>C>S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枣庄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实验现象结论
A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活动性:Al>Fe>Cu
B左边棉花先变橙色再变无色,右边棉花先变蓝色后变无色氧化性:Cl2>Br2,Cl2>I2
C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解性:AgCl>AgBr>Ag2S
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有浑浊现象非金属性:Cl>C>Si
下列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可将混合物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B.浓硫酸与木炭反应可以证明浓硫酸既有强酸性又有强氧化性
C.含4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产生1mol Cl2
D.氯能将溴化钠中的溴置换出来,说明氯的氧化性比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