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4A(g)+5B(s)=4C(g)+6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A.v(B)=0.075mol

反应4A(g)+5B(s)=4C(g)+6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A.v(B)=0.075mol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反应4A(g)+5B(s)=4C(g)+6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A.v(B)=0.075mol/(L· s)         B.v(A)= 0.030mol/(L ·s) 
C.v(C)=0.040mol/(L· s)         D.v(D)=0.090mol/(L· s)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内A减少了0.90mol,则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060mol/(L ·s),C不正确。又因为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物质CD的反应速率分别是0.060mol/(L ·s)、0.090mol/(L· s),C不正确,D正确。物质B是固态,不能表示反应速率,选项A不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速率的含义和表达式,特别是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然后结合题意和方程式灵活运用即可。
举一反三
(I)(10分)某自主学习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g。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HNO3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粗颗粒
 

 
 
 
(II)(5分) 800℃时在2 L密闭容器内加入NO和O2,发生反应:2NO(g)+O2(g)2NO2(g),正反应放热。测得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请回答: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NO的平衡浓度c(NO)=              
(2)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右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         

(4)在其他条件不变,5min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将改变条件后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增大”、“减小”或“不变”)填入空格内:①升温 V                     ②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体 V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N2(g)+3H2(g) 2NH3(g);△H<0。当分离出NH3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向移动B.平衡不移动
C.正反应速率先变大后变小D.逆反应速率先变小后变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支试管中,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试管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催化剂
A
室温(25℃)
12%

B
水浴加热(50℃)
4%

C
水浴加热( 50℃)
12%

D
室温(25℃)
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过量的铁粉跟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加入NaOH固体
C.加入氯化钡溶液D.加入少量CuSO4固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1mol,则反应速率为
A.υ(H2)=" 0.3" mol/(L·min)B.υ(N2)="0.2mol/(L·min)"
C.υ(NH3)="0.2" mol/(L·min)D.υ (NH3)=0.1mol/(L·mi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