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1)为了验证Fe3 +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

(10分)(1)为了验证Fe3 +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1)为了验证Fe3 +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

(2)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为多孔碳棒)。

①_______处电极入口通甲烷(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消耗甲烷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时, 假设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100%,则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每空2分)(1)②
(2)①A ; CH4-8e-+10OH-=CO32-+7H2O
②8mol ;    2mol
解析

试题分析:(1)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在原电池中,铜作负极、其它导电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①中铁作负极、Cu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Fe+2Fe3+=3Fe2+,不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错误;②中铜作负极、银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Cu+2Fe3+=Cu2++2Fe2+,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正确;③中铁发生钝化现象,Cu作负极、铁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Cu+2NO3-+4H+=Cu2++2NO2↑+2H2O,不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错误;④中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池反应式为:Fe+Cu2+=Cu+Fe2+,不能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故错误;故选②;
(2)①根据电子流向知,A为负极、B为正极,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所以A处通入甲烷,甲烷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②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导线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8=8mol,根据CH4-8e-+10OH-═CO32-+7H2O知,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甲烷物质的量的10倍,所以消耗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是10mol。
举一反三
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两极材料
锌片、石墨
铜片、银片
锌片、铜片
铁片、铜片
插入溶液
稀硫酸溶液
硝酸银溶液
蔗糖溶液
稀盐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电极是负极
B.外电路中电子由B电极通过导线流向A电极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该电池的总反应:2H2+O2===2H2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液,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2通入负极区B.O2通入正极区
C.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锌电极移动
C.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电流方向是从铜片流向锌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