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H>0B.Ba(OH)2•8H2O(s

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H>0B.Ba(OH)2•8H2O(s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C(s)+H2O(g)═CO(g)+H2(g);△H>0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l)+8H2O(l);△H>0
C.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0
D.CH4(g)+2O2(g)→CO2(g)+2H2O(l);△H<0
答案
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能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错误;
D.该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在长期载人的太空飞行宇航器中,每个宇航员平均每天需要消耗0.9kgO2,呼出1.0kgCO2,为保持飞船内空气的成分稳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索,有的科学家根据电化原理设计了飞船内空气更新实验系统,该系统结构示意图如下:

(1)管道①的作用是将飞船座舱中含CO2的空气通入“电化学CO2处理系统”的N极室,通过该电极反应可以使CO2不断被吸收,则N极为_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为:______,其电极产物吸收C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在N极吸收CO2后形成的阴离子会通过隔膜进入M极室,与M极上产生的产物反应又生成CO2.从电解质溶液中释放出来,并保持系统内pH不变,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CO2逸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管道②的作用是将处理后的空气混入“电解水系统产生的新鲜氧气”,然后通入飞船座舱内供宇航员呼吸.在电解水系统中,Y为______极(填“阴”或“阳”),X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3)逸出的CO2没有排出飞船外,而是通过管道③进入“CO2还原系统”,在该系统内,CO2跟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其产物有甲烷等气体,甲烷可作飞船的燃料.已知甲烷的热值为56kJ/g,则甲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铜片是负极
B.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C.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D.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普通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筒,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吸收H2,ZnCl2吸收NH3),电极反应可简化为:Zn-2e-=Zn2+,2NH4++2e-=2NH3+H2.根据以上所述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工作时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工作时电流由碳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输出电流时碳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D.长时间使用后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用以下几个实验装置探究电化学过程对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烧杯中都盛有稀H2SO4

试回答:
(1)B装置中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D装置中Fe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2)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有______,若用电流表测量反应时通过导线的电子流量为0.2mol,则Fe电极的质量变化为______;
(3)比较四个装置中Fe片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用A、B、C、D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  )
A.B.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