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现象 | 原因 |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 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 |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 色 | |
(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3)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用字母代号填). A.O2B.Cl2C.CO2D.HClO (4)据“北方网”报道,2004年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人被紧急疏散.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______. A.NaOH B.NaCl C.KBr D.Na2CO3. | |
某同学设计的制取氯气和验证氯气部分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 其中D处放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E处放有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F、G处依次放有喷上少量淀粉KI溶液、浓NaOH溶液的棉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置A中放入有关药品后,打开活塞K,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加入烧瓶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请写出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B处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______,C处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中可观察到颜色的变化:D处______,E处______,F处______,G处棉球的作用是______,G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当F处棉球变色,立即关闭活塞K,可看到I瓶中液面上升,H瓶中充满黄绿色气体,则H瓶中加入的液体一般为______;甲中H-I装置的作用为______.若将甲中的H-I装置置换为乙装置,是否可行(填“是”或“否”)______,理由是______. | |
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 D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的两个目的______、______.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______. | |
实验室用下列有关装置先制取干燥、纯净的Cl2并进行漂白性性质实验,试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装置中各仪器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是______. (2)E装置目的是______,D装置是为了______, (3)分别写出A、G中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 | |
下列是探究氯气某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气还是氯水具有漂白性. (2)该实验的现象是:A装置中红纸条______,B装置中红纸条_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 实验结论是:______. (3)实验后氯气尾气通入______ 中处理,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