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查阅资料:无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查阅资料: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探究亚硫酸钠的热稳定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加热,并利用受热后的固体试样和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无水亚硫酸钠隔绝空气受热到600℃才开始分解,且分解产物只有硫化钠和另外一种固体。如果加热温度低于6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在滴加稀盐酸的整个过程中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向所得冷却后固体试样中缓缓滴加稀盐酸至足量,观察到烧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且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此时在B、C两装置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在(2)中滴加足量盐酸后,烧瓶内除Cl-外,还存在另一种浓度较大的阴离子(X)为___________。检验该阴离子(X),先取固体试样溶于水配成溶液,为了加速固体试样的溶解,可采取____________措施。以下是检验阴离子(X)的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______(填“甲”或“乙”)。
方案甲: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NO3,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方案乙: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离子存在。
(4)写出Na2SO3固体加热到600℃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
(1)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2分)
(2)2S2+SO32+6H=3S↓+3H2O(2分);
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1分);B中无明显变化,C中产生黑色沉淀 (1分)
(说明:在同一空格中答“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产生黑色沉淀”不得分)
(3)SO42(2分)搅拌(或加热)(2分);乙(2分);
(4)4Na2SO3Na2S+3Na2SO4(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温度低于600℃,Na2SO3不分解,先反应生成NaHSO3,全部转化为NaHSO3后,再继续反应生成SO2和H2O,所以H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趋势为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2)如果加热温度为700℃,Na2SO3分解,得到Na2S和Na2SO4,加盐酸反应2S2+SO32+6H=3S↓+3H2O,还有大量气泡可能是H2S或SO2,所以现象为B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无明显变化或者B中无明显变化,C中产生黑色沉淀。(3)分解产物中有Na2SO4,SO42的鉴定甲方案加硝酸,把SO32氧化为SO42,不能证明它的存在,甲错误,乙正确。
举一反三
某化学小组进行Na2SO3的性质实验探究。
(1)在白色点滴板的a、b、c三个凹槽中滴有Na2SO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实验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现象
a
溴水褪色
b
产生淡黄色沉淀
c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① a中实验现象证明Na2SO3具有     性。
② 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 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c中现象(用化学用语及简单文字表述)        
(2)在用NaOH 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溶液pH 随n(SO32-):n(HSO3-) 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 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① 当吸收液中n(SO32-):n(HSO3-) ="10:1"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
A.c(Na+) +c(H+) = 2c(SO32-) +c(HSO3-) + c(OH-)
B.c(Na+) > c(HSO3-) >  c(SO32-) > c(OH-)>c(H+)
C.c(Na+) > c(SO32-)  > c(HSO3-) > c(OH-)>c(H+)
②若n(SO32-):n(HSO3-) = 3:2,则0.8 mol NaOH溶液吸收了标准状况下的SO2       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剧毒;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在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资料:① H2S可溶于水(约1:2),其水溶液为二元弱酸。
② H2S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③ H2S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1)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制取H2S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A中是CuSO4溶液,B中放有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中是FeCl3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 A中有黑色沉淀(CuS)产生,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 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 C中只有浅黄色沉淀产生,且溶液变浅绿色。则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④ D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水      b. 盐酸    c. NaCl溶液      d. NaOH溶液
(2)为进一步探究-2价硫的化合物与+4价硫的化合物反应条件,小组同学又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1
将等浓度的Na2S和Na2SO3溶液按体积比2∶1混合
无明显现象
实验2
将H2S通入Na2SO3溶液中
未见明显沉淀,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立即产生大量浅黄色沉淀
实验3
将SO2通入Na2S溶液中
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S    Ka1 =1.3×10-7;Ka2 = 7.1×10-15 
H2SO3   Ka1 =1.7×10-2;Ka2 = 5.6×10-8
①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_________条件下,+4价硫的化合物可以氧化-2价硫的化合物。
②将SO2气体通入H2S水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溶液pH随SO2气体体积变化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B
C
D
 
(3)文献记载,常温下H2S可与A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现将H2S气体通过装有银粉的玻璃管,请设计简单实验,通过检验反应产物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时,将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Ⅰ)改为下图Ⅱ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Ⅰ中虚框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图Ⅱ实验装置与图Ⅰ相比较,其优点是:①能更好地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②_________。
(3)下列对导管a的作用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
A.加热反应过程中,可上下移动导管a,起搅拌作用
B.停止加热,试管内的压强减小,从导管a进入的空气可增大试管A内的压强,防止倒吸
C.停止反应,撤装置之前往导管a中通入空气,可排除装置内的SO2气体,防止其污染环境
(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试管A取下,然后将试管A中溶液倒入另一盛有适量水的试管D中。该小组同学为确定溶液中所存在的金属离子,进行下列探究过程。
①提出假设:
假设Ⅰ:只含有Fe3。假设Ⅱ:_________。假设Ⅲ:_________。
②实验设计:
分别取少量试管D中溶液,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检验溶液中所存在的金属离子。请填写下表空白(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增加)。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
步骤
所选试剂
现象及结论
1
 
 
2
 
 
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硫的熔点是112.8℃,沸点是444.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事实描述错误的是
A.硫蒸气能跟氢气直接化合,硅和磷则不能
B.硫蒸气能跟铜直接化合生成黑色的Cu2S
C.硫粉和汞即使不加热也能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Hg2S
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发生反应后即使移去热源后反应还能继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学所学的A、B、C三种物质都是由H、O、S、Na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A、B的水溶液均呈碱性,测得pH相等的A、B溶液c(A)<c(B);C的水溶液呈酸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是Na2SO3       
B.  B溶于溴水中,不可能生成沉淀
C.  B、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O3+2H→ SO2↑+H2O
D. 若A、B两溶液的pH=9,则两溶液中水电离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