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D 的成分是___________称量后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计算得到A中各组分的质量比.(2)实验II 填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Ⅰ中D 的成分是___________称量后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计算得到A中各组分的质量比.(2)实验II 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D 的成分是___________称量后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计算得到A中各组分的质量比.
(2)实验II 填写的内容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Ⅲ进行设计,并将相应内容填入Ⅲ中对应的空格内,最终能得出A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用含字母的表达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BaCl2、NaCl  不能⑵D   D中不仅含有NaCl,还有Na2CO3     加入的Na2CO3是过量的⑶过量NaOH溶液(等合理答案)    Mg(OH)2    Na2SO4和 NaOH       A 、C (A-(120C/58)):(120C/58)
解析
本题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为载体来测定混合物的组成,充分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实验Ⅰ中通入CO2并未反应,所以D中成分还是BaCl2与NaCl;实验II中Na2CO3是过量的,滤液中还有Na2CO3;实验Ⅲ中可将Mg2+沉淀下来,然后通过称量质量求质量比。
举一反三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

图1              图2                  图3             图4
 
实验现象
结论
A.
图1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图2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图3左边烧杯变浑浊,右边烧杯不变浑浊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图4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B.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 溶液
C.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D.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H2SO4清洗
B.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C.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E.用10mL的量筒量取4.80mL的浓硫酸  
F.不慎接触过多的氨,及时吸人新鲜的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用18mol/L的硫酸配制100mL 1.0mol/L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1)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下列关于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科网
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KMnO4溶液,溶液皆褪色,若加热,溶液颜色皆复原。
B.明矾具有净水功能,可除去碱性废水或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C.实验室可用烧碱溶液处理含SO2和C12的废气
D.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