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步骤如下:稀硫酸 为解决有关问题,兴趣小组同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步骤如下:稀硫酸 为解决有关问题,兴趣小组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步骤如下:

稀硫酸

 
为解决有关问题,兴趣小组同学查得有关物质沉淀的pH数据如下:
物质
pH (开始沉淀)
pH(完全沉淀)
Fe(OH)3
1.9
3.2
Fe(OH)2
7.0
9.0
Cu(OH)2
4.7
6.7
(1)“除杂”时先通入足量H2O2将Fe2氧化成Fe3,再加入CuO固体。其中加入CuO作用是
                                                              ,需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                   
(2)操作X包括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和洗涤等。在进行该操作时,需要将溶液B再
适当酸化目的                                                                
(3)若向溶液B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刚好出现沉淀时,请写出存在的难溶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为                                                                   
(4) 为准确测定溶液A中含有Fe2的物质的量浓度,实验如下:
①取出25.00mL溶液A,配制成250 mL 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20mol/LKMnO4溶液
装入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
(反应式: 5Fe2+ + MnO4+10 H+ = 5Fe3+ + Mn2+ + 5H2O)
③ 计算溶液A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答案
⑴ 升高溶液的pH,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3分);3.2-4.7(2分)
⑵   抑制Cu2的水解  (3分)  (3)  Cu(OH)2(s)Cu 2+(aq) + 2OH -(aq)   (2分)
(4)②酸式滴定管(2分)  ③×0.20×V×10-3×5 /25 ×10-3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要除去、Fe3+离子,就需要调节溶液的pH值,且还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氧化铜的作用就是升高溶液的pH,促进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氢氧化铜开始沉淀时的pH值是4.7,氢氧化铁完全沉淀时的pH值时3.2,所以pH的范围是3.2~4.7。
(2)由于铜离子在溶液中也水解,所以再次酸化的目的是抑制Cu2的水解。
(3)氢氧化铜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是Cu(OH)2(s)Cu 2+(aq) + 2OH -(aq)。
(4)②由于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则只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高锰酸钾溶液。
③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1mol高锰酸钾能氧化5mol亚铁离子,所以根据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可知,溶液A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0.20×V×10-3×5 /25 ×10-3mol/L。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难度大,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要求高。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举一反三
写出实验室由苯和浓硝酸反应制取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存在哪些错误?请指正。
                                            
                                            
                                            
(3)水浴加热有哪些优点?                      
在试管中将两种浓酸混和的操作方法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欲用NaNO3固体配制80 mL 1.4 mol·L-1的NaNO3溶液,试回答:
(1)用不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
A.烧杯           B.500 mL容量瓶         C.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100 mL容量瓶
(2)配制时应称取NaNO3__________g;
(3)实验开始时,需检查容量瓶__________;
(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写字母) __________;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______;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B.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C.容量瓶中所配的溶液液面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D.将配得的溶液从容量瓶转移到干燥、洁净的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E.将烧杯中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之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F.容量瓶中液面将达到刻度线时,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Na2CO3固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100mL。
(1)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100mL容量瓶;⑤250mL量筒;⑥天平;⑦50mL烧杯;应选用的仪器(填编号)                       
(2)应称取Na2CO3的质量为              g;若称量时砝码和物品放反了,则实际称量的Na2CO3的质量为        g 。
(3)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称取的Na2CO3固体中有杂质
B.溶解Na2CO3固体时,因搅拌剧烈使烧杯中的溶液溅出少量
C.没有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D.定容时发现液面高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溶剂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G、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至刻度线
(4)取所配Na2CO3溶液20ml,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可得到标况下的气体         L,将得到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可得固体              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中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8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A.980 ml ,114.7gB.500ml, 58.5g
C.1000 ml, 117 gD.1000ml, 117.0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计入顺序操作是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②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 ,其作用是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