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D四个集气瓶中盛有H2、Cl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将A和D两瓶气体混合后见光爆炸;若将A和B两瓶气体混合后,瓶壁上出现暗红色小液滴.

在A、B、C、D四个集气瓶中盛有H2、Cl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将A和D两瓶气体混合后见光爆炸;若将A和B两瓶气体混合后,瓶壁上出现暗红色小液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A、B、C、D四个集气瓶中盛有H2、Cl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将A和D两瓶气体混合后见光爆炸;若将A和B两瓶气体混合后,瓶壁上出现暗红色小液滴.则A、B、C、D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的气体是(  )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Cl2、HBr、HCl、H2B.Cl2、HCl、HBr、H2
C.Cl2、HBr、H2、HClD.Cl2、H2、HCl、HBr
(1)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K2CO3、BaCl2、NaSO4.将它们分别与H2SO4作用,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无色气体,C中无明显现象.则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
(2)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N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之一,但NO又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另外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又有传送信息的功能.
①写出NO造成酸雨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CO跟N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石棉是一类建筑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有毒,化学式是Na2Fe5Si8O22(OH)2
①化学式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②这种石棉的化学式改写成氧化物形式为______.
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工厂生产印刷电路板后所得废液进行探究(生产原理:2Fe3++Cu═2Fe2++Cu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从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
[资料获悉]
①3Fe2++NO3-+4H+═3Fe3++NO↑+2H2O
②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Fe3+:2.7~3.7Cu2+:5.2~6.4Fe2+:7.6~9.6
[探究思路]
(1)先确定废液的组成及各金属离子的浓度;
(2)选择合适试剂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
[实验探究]
取几滴废液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后,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可知废液中除含有Fe2+、Cu2+外,还含有Fe3+
甲同学取10mL废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8.61g.乙同学另取10mL废液,加入某试剂将pH调至4.0,使其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Fe2+、Cu2+仍留在废液中,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冷却后称重得0.32g.
通过计算可知废液中c(Fe3+)=______mol/L,c(Fe2+)=______mol/L,c(Cu2+)=______mol/L.
[交流讨论]
如何回收1L废液中含有的铜,并重新得到FeC13溶液?
丙同学认为应该先向废液中加入wg铁粉[w=c(Cu2+)×1L×56g/mol],使之充分反应置换出铜,过滤,得金属铜.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硝酸,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并进行尾气处理,即可达实验目的.有些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不可行,请你评价丙同学的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不一定填满)
(1)______(2)______(3)______
该小组同学根据讨论得到的合理方案进行操作,最终达到了预期目的.(方案内容略)
[拓展延伸]
请画出1L废液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与废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并利用图象计算,当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一半时,加入铁粉的质量是______g.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3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7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研究.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
②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
实验过程:
I.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
Ⅱ.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火焰.
Ⅲ.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
Ⅳ.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Ⅴ.向Ⅲ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
(1)I中气全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______.
(2)由I、Ⅱ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______.
(3)Ⅲ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Ⅳ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KCl、Na2SO4、B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此白色固体,溶解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
②将①所得沉淀移入试管,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③向①所得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要确定是否含有该物质需要做的实验和判断依据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