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F2通入NaBr溶液中比较氟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B
| 将F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氟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 C
|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
答案
C |
解析
A不正确,证明的是还原性;B不正确,单质氟极易和水反应,得不到单质溴;D不正确,要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双氧水的浓度应该是相同的,答案选C。 |
举一反三
为精确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含少量NaCl),准确称量W0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法所对应的实验方案和测量数据合理(除W0外)的是( )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案
| 测量数据
| A.
| 滴定法
| 将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加入甲基橙,用标准盐酸滴定
| 消耗盐酸的体积
| B.
| 量气法
|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 碱石灰增重
| C.
| 重量法
| 样品放入烧瓶中,置于电子天平上,加入足量盐酸
| 减轻的质量
| D.
| 量气法
| 将样品与盐酸反应,气体通过排水量气装置量气
| 排水体积
|
|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12分)实验室常用准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来准确测定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即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称为“标定”的一种方法。
已知:①NaOH溶液的浓度在0.1 mol·L-1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应为9.1。 ②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 (1)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用托盘天平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溶解,溶液呈无色, 再加入指示剂______(从甲基橙、酚酞中选择),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时,现象是____________。 某学生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 1
| 0.4080
| 18.20
| 2
| 17.10
| 3
| 16.90
| 4
| 17.00
| (3)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2~3次 B.滴定开始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终点读数时未发现气泡 C.盛有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水 D.达到滴定终点时,俯视溶液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荡得太剧烈,以至有些液滴飞溅出来 F.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到了红色 (4)该同学所测得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1(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
(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乙二酸(又名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水除外),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乙二酸晶体(H2C2O4·2H2O)熔点100.1 ℃,草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u2O能溶于稀硫酸,立即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E装置中的溶液均变浑浊,且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装置B的作用是 ;指出上述装置中的不足之处: 。 (3)实验结束后向装置B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褪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有人认为D装置中得到的红色固体可能是Cu,也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进一步探究: ①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试管底部仍有红色固体,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②取该红色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钠、镁分别与水反应,可证明钠、镁的金属性强弱 | B.用氯化镁、氯化铝分别与过量浓氨水反应,可证明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C.用铁、石墨与硫酸铜溶液组成原电池,可证明铁、铜的金属性强弱 | D.把氯气通入到硫化钠的水溶液中,看到淡黄色沉淀,可证明氯气、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