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数据)和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或数据)结论A用质谱仪测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为14二者为同系物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数据)和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或数据)结论A用质谱仪测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为14二者为同系物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

题型:和平区二模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或数据)和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滨州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浦东新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操作现象(或数据)结论
A用质谱仪测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为14二者为同系物
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Γ
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
D将纤维素和稀硫酸加热水解后的液体少许,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证明水解生成葡萄糖
A.只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基团的有机物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氯气能置换碘单质,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水和四氯化碳不互溶,且水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所以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Γ,故B正确;
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的干扰,故C错误;
D.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酸性条件下的纤维素水解后的溶液中,必须先加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实验方法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焰色反应能鉴别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
B.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3+
C.将溴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将溴萃取到四氯化碳中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Ⅰ.化学兴趣小组对用铜制取硫酸铜晶体的试验方案作研究.甲组同学将铜粉投入盛有稀硫酸的容器中,不发生反应.他们向容器底部缓缓鼓入氧气,溶液慢慢变蓝色,若在溶液中放置有些铂丝,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此时,其他组的同学提出方案如下:
乙组:Cu
氧气


CuO
H2SO4


CuSO4  
丙组:Cu
硫酸亚铁


CuSO4
丁组:Cu
硝酸银


Cu(NO32
氢氧化钠


Cu(OH)2
稀硫酸


CuSO4
戊组:Cu
H2SO4


CuSO4
(1)甲组试验可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使反应变快的可能原因是______;从该反应器溶液(含有少量H2SO4以抑制水解)中取得产品的试验操作步骤应为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产品后的残留物质可循环使用.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化工生产①原理科学;②能量消耗低;③原料利用率高;④无污染.则在五组方案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______ 组方案,有污染的是______组方案,无污染但能量消耗较高的是______组方案,因此选择______组方案最好.
Ⅱ.另一化学兴趣小组从化学手册上查得硫酸铜500℃在以上按照下式分
CuSO4


CuO+SO2↑+SO3↑+O2↑,便决定设计试验测定反应生成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该条件下CuSO4分解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试验可能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

魔方格

试验测得数据及有关结果如下;
①准确称取6.0g无水CuSO4;②在试验结束时干燥管总质量增加2.4g;③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得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0mL;试验结束时,装置F中的溶液只含NaHSO4和NaHSO3.按装置从左到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连结顺序为:①⑨⑩⑥⑤③④⑧⑦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3)为减少测量气体体积引起的误差,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应恢复到室温.
②______,
③______.
(4)通过计算,推断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魔方格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______(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_____.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______.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开关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______,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必须对装置A进行的改动是______.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是______.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③Cl ④Br ⑤SO32一 ⑥SO42一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题型:丰台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步骤操作现象
(1)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呈橙红色
(2)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某同学设计了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回答:
(1)若A为浓氨水,B为烧碱,C为AlCl3溶液,打开分液漏斗旋塞,烧瓶中即有氨气生成,
原因是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是______.
(2)利用该装置设计实验证明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若B为碳酸钠,A与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能得到的相应结论是______;试管中出现浑浊,依据此现象能否得出相应的结论,请简述理由:______.魔方格